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2篇
法律   303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目的研究大鼠脑挫伤后挫伤部位脑组织HIF-1α mRNA的表达随损伤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在脑损伤时间推断中的应用。方法以Feeney法建立大鼠闭合性脑挫伤模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脑挫伤部位HIF-1α mRNA的表达,采用2-△△Ct法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脑组织HIF-1α mRNA表达的倍数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IF-1α mRNA的表达在伤后1h即达到高峰,随后下降,伤后24h出现一次较小高峰,3~14d逐渐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论脑挫伤后HIF-1α mRNA的表达随损伤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可作为推断早期脑挫伤经过时间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12.
目的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榆测大鼠脑挫伤后脑组织中NF—κBmRNA的时序性表达规律。方法 Wistar大鼠64只,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和7个实验组,每组8只。建立大鼠脑挫伤模型,于伤后0.5h、6h、12h、1d、3d、7d及14d取材,一步法提取总RNA,检测其完整性和浓度,按照0.4“g总RNA量逆转录合成第一链eDNA,以RPL32为参比基因进行荧光定量检测,采用△Ct法比较其与对照组脑组织中NF—κBmRNA表达的倍数关系。结果NF-κBmRNA的表达于脑挫伤后呈现先增高后下降的表达规律,0.5h升高,为对照组的9.190倍,伤后12h升至最高,为对照组的13.40倍,随后开始下降,至伤后14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为对照组的2.585倍。结论大鼠脑挫伤后脑组织中NF—RBmRNA的表达随着损伤时间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规律性变化,可望作为推断早期脑挫伤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13.
溺死鉴定是法医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目前在相关法医学案件中,主要采用法医病理学尸检与传统硅藻检验等方法综合分析进行鉴定。传统硅藻检验存在灵敏性较低,易于污染等不足。采用PCR法检测尸体不同脏器组织中是否存在水中浮游生物的DNA标记,适用范围广,信息量丰富,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有较好的法医学应用前景,有望成为鉴定溺死的新方法。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14.
目的比较有机法+QIAquick纯化法和DNA IQ磁珠法对陈旧骨骼和牙齿DNA的纯化效果。方法选择10份陈旧骨骼和12份牙齿样本,进行消化后分别采用有机法+QIAquick纯化法和DNA IQ磁珠法进行提取纯化,进行DNA定量后用SinofilerTM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 2种方法纯化的骨骼、牙齿DNA的IPC CT值无显著差异。有机法+QIAquick纯化法纯化的骨骼、牙齿DNA平均浓度分别为0.180ng/μL±0.068ng/μL和0.132ng/μL±0.027ng/μL,所有样品均获得全部基因分型。DNA IQ磁珠法纯化的DNA平均浓度分别为0.038ng/μL±0.028ng/μL和0.036ng/μL±0.007ng/μL,有5份骨骼和6份牙齿样本仅获得部分基因分型或未能分型。结论有机法+QIAquick纯化法对陈旧骨骼、牙齿DNA的纯化效果优于DNA IQ磁珠法。  相似文献   
31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人工感染12周龄SPF鸡体内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AV)的动态分布结果,感染后第2周可从外周血液白细胞中检出CAVDNA,在第3周时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第6周时检出率仅为6.3%(3/48),第7周以后均未能从血液白细胞中检测到CAVDNA;人工感染后第2~12周均能从骨髓、胸腺、脾、肾、肝和腔上囊等组织检出CAVDNA,其中以骨髓和胸腺的检出率最高(85.0%),其次是脾(80.0%)、肾和肝(60.0%),腔上囊最低(25.0%),从12周以后上述几种组织中再未检测到CAVDNA。并从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的组织中也分离到CAV。  相似文献   
316.
参照GenBank中登录的鹅细小病毒 (GPV)B株的全基因序列 ,针对GPV的VP3保守基因设计了 1对引物 ,建立了GPV的PCR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检测GPV能够扩增出预期大小约 4 41bp的特异性片段 ,而对鸭瘟病毒 (DPV)、鹅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E .coli)O8和O1、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病毒 (NGVEV)呈阴性反应。该法检测GPV核酸的灵敏度可达 0 .4 7pg ;对GPV强毒皮下注射感染雏鹅各器官的检测结果表明 ,感染后 8h即可从心、肝病料中检出病毒DNA ,感染后 2 4h可从延髓、胸腺、胰腺、十二指肠、空肠、盲肠、腔上囊、心、肝、脾、肺、肾、血液、小脑、直肠、肌肉、粪便中检出GPVDNA ,感染 4 8h后可从骨髓中检出病毒DNA ,感染 312h后仍能从十二指肠、空肠、盲肠、心、肝、肾、粪便中检出病毒DNA。病毒分离阳性的可疑病料PCR检测为阳性 ,对临床送检病料的检测结果表明 ,PCR的敏感性显著高于病毒分离。  相似文献   
317.
根据已报道的腺病毒DNA序列 ,设计合成了 1对核苷酸引物 ,引物间隔约 63 0bp。用该引物对EDS76病毒内蒙古分离株 (N3 ,N4 )和参考株 (AV 1 2 7)核酸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结果 ,均扩增出了约 63 0bp的特异性DNA片段。所建立的PCR方法可检出 1 0 0pg的样品模板。结果表明 ,此PCR方法是检测EDS76病毒的一种简便快速、特异性强和灵敏度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18.
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双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GenBank中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荚膜多糖的cpsF基因和CAMP因子的cfb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优化,并进行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及人工感染罗非鱼组织样品检测,建立了快速检测无乳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仅无乳链球菌能扩增出cpsF和cfb两条特异性条带,而海豚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鮰爱德华氏菌、嗜水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无条带检出;经敏感性试验,最小模板检出量为7.632×10-2ng/μL;同时对30尾人工感染无乳链球菌的罗非鱼肝和肾组织中细菌DNA进行双重PCR检测和细菌分离鉴定,检出的阳性结果一致。证实,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快速、特异、灵敏的优点,适用于对罗非鱼等无乳链球菌的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监测。  相似文献   
319.
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原理建立的SNP分型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RH  Liu LM  Zhao JL  Sun XK  Sun LL  Zhou G 《法医学杂志》2008,24(3):189-193
目的建立一种新方法,对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分型。方法基于等位基因特异性PCR原理,采用荧光标记复合扩增和毛细管电泳技术,根据PCR片段长度差异进行分型。选择SNP位点共11个,每个SNP位点设计两条长度不同、3’末端分别与SNP两个等位基因碱基配对的上游引物,同时为了增加特异性,在两条等位基因上游引物的3’末端第3或第4位碱基人为引入错配。在距离上游引物100~300bp范围内的合适位置,设计下游共用引物,并进行荧光标记。所有位点经过复合扩增后,PCR产物经ABIPrismTM310型遗传分析仪电泳分离,确定每个SNP的基因型。结果每个SNP位点纯合子为单一产物峰,杂合子则为长度不同的两个产物峰。不同的SNP位点扩增产物长度不同,根据产物长度和产物峰的数量进行SNP分型,一次完成11个SNP位点分型,其结果与直接测序完全一致。结论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片段长度差异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法是一种简单快速而有效的SNP分型新方法。  相似文献   
320.
In human identification, the victim's toothbrush is an invaluable personal item as the deposited cellular material contains DNA from which a reference profile can be produced. The profile obtained then allows direct comparison to be made with the profile from the unidentified body.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determine the minimum number of bristle bundles that would generate a complete DNA profile. The minimum period of usage for a toothbrush to retain enough cells for genotyping was also investigated. We also tested two commonly used DNA extraction methods: QIAamp® DNA Mini Kit and Chelex® 100 to explore the efficiency of these protocols in recovering DNA from toothbrushes. In this experiment, volunteers brushed their teeth for 1, 7, 14, or 30 days. DNA was extracted from 5 and 10 bundles of bristles cut from the collected toothbrushes. The amount of DNA recovered was quantifi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and DNA genotyping was performed for each sample. Data revealed that QIAamp® DNA Mini Kit performed better at yielding DNA in terms of purity, quantity, and quality than Chelex® 100. It was also found that, with a suitable method of recovery, DNA samples from five bundles of bristles from all of the toothbrushes generated complete profiles.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 general guideline concerning the appropriate extraction method and the quantity of the starting material for the analysis of DNA from toothbrushes could be sugg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