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3篇
  免费   61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43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5篇
法律   757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61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6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其他组织”是我国法的特有概念 ,它现实是且应当是法定的第三民事主体。应当在我国民事基本法的总则编主体制度中对其作出规定。基于其与法人 (组织 )的对立统一 ,应改称为“非法人组织”。非法人组织的民事责任 ,应根据其目的上的营利性与否 ,进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02.
The news media have the potential to act as a powerful influence on the civil litigation system, influencing decision making in particular cases and on the system more generally as media reports influence the decision making of various participants in the system.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that has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ws media reporting and civil litigation and proposes a framework that integrates this work 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future research efforts. Specifically, we discuss the nature of media reporting on civil litigation, perceptions of the civil litigation system held by the public and legal actors, and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news reporting about civil litigation on the decision making of jurors, judges, civil litigants, and policymakers. Overall, th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news reporting of civil litigation presents a systematically distorted picture of civil litigation and that this reporting can influence perceptions and outcomes of civil litigation in various ways. However, there are many gaps in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at need to be filled. The proposed organizational scheme helps to identify ways that future research can provide links between the findings of existing research and to identify ways in which this research can be extended to new areas.  相似文献   
103.
门户之争,还是汉宋兼采?--析方东树《汉学商兑》之立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小明 《思想战线》2001,27(1):139-140
嘉道之际发生的方东树和江藩围绕汉学与宋学问题的争论,历来被研究者视为"门户"之争,其实并不准确.江所著<汉学师承记>有很深的门户之见,而方所著<汉学商兑>虽然对汉学家大加挞伐,但其总的立意却在于为宋儒辩护的同时,主张汉宋兼采.  相似文献   
104.
意大利民事诉讼制度研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意大利对传统的民事诉讼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的内容涉及面广,但主要目的在于克服诉讼迟延,改革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存在局部性和零散性等不足,致使诉讼迟延问题仍将困扰意大利的民事审判法官  相似文献   
105.
106.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国现阶段适应治军转型时期提出的具有时代洞察力的治军模式。军事行政权作为军事权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关键点。军事行政救济制度是军事权益实现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地制衡军事行政权力的扩张,提高军事行政的法治意识、法治水平。我国现有军事行政救济制度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完善军事行政救济制度是实现军事行政权法治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依法治军的制度性前提。  相似文献   
107.
2013年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增加了关于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规定。立法者对该制度做了一系列规范性的限制。该规定在防止滥诉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公益诉讼功能的发挥,妨碍了消费者利益的有效救济。在此背景下,不妨考虑对消费者公益诉讼进行非规范性的限制,即通过完善传统的私益诉讼等其他救济路径,间接限制公益诉讼的适用。该做法既不影响公益诉讼的适用,又有利于其他维权方式的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消费者维权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8.
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亲社会行为。加强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无论是对大学生自身的健康发展,还是对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强化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可以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移情训练、树立榜样以及强化法四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109.
重点论述我国检察机关诉讼监督体系的制度现状,以基于这一现状所展开法理研究的梳理评价为切入点,以诉讼监督在刑事立案、侦查、审判活动中的规范效力为出发点,以对法律条文作为一种规范而存在于成文法体系和诉讼活动中所体现的效力属性的分析为基本方法。通过定位检察机关诉讼监督活动作为一种规范在体系中的效力等级,尝试建立一种以法律规范在诉讼体系内进行自我效力定位为核心价值,并通过这种效力等级的区分,以达到对法律监督职能效果有所体现的规范检察学的制度雏形。  相似文献   
110.
杨艺红 《河北法学》2011,29(12):158-166
诉讼突袭与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和诸多制度、规则密切相关,与辩论主义、处分原则、心证公开等交错联结,这一问题的提出和展开将促使在微观层面深化对诉讼行为的研究以及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法官释名权的行使、诉讼促进义务等更为审慎的思考,最终为民事诉讼规则设置的完善和精细化提供理论上的阐释与支撑,乃至提供更为具体的思路方向与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