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2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6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9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S学院为例,通过“QQ签名”的形式感召和引导学生,阐述了以“QQ签名”为栽体的网络思想引领模式成效。该模式是在学校、学生和学生家长彼此信任的基础上,架起了彼此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是创新大学生思想引领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82.
认真对待民事习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生于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习惯对于国家制定法的执行影响十分重大。从民法的精神、世界多数国家的立法先例以及国家制定法的执行困境来看,民事立法对民事习惯的高度重视是十分必要的。漠视民事习惯的民事立法将会严重脱离现实,使国家制定法难以得到人们内心的认可,甚至使国家制定法被人们故意地规避。我国的民事立法应该借鉴国外重视对民事习惯的宝贵经验,确立民事习惯在民法中的补充渊源地位,广泛开展调查,化解制定法与习惯的冲突,软化立法以增强法律的社会适应性,强化司法以增强法律在人们心中的严肃感。  相似文献   
83.
存在:从迷惘到自由——海明威与存在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海明威以自身的存在经验在一系列作品中探索了人类生存的迷惘及其出路。本文从存在主义的主要命题出发 ,在存在的三个层次上——存在的迷惘、存在的探索、存在的自由 ,探讨了海明威英雄对存在的认识过程。他们在认识到价值沦丧的社会中生存的迷惘和虚空后 ,没有沉沦 ,而是直面荒诞的人生 ,在行动中认识自我 ,探索新的存在 ,最终凝练出了自信、刚毅、强悍的“重压下的优雅”精神。海明威在赋予作家自由的同时 ,还给予了人物、读者以自由。他的思想基本上是存在主义的 ,但比存在主义乐观、肯定。  相似文献   
84.
There are two problems with regard to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criminal law. Firstly, the crimes that are defined in the Chinese criminal code are approximately equal to the felonies that are defined in the western criminal codes, while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and penalty for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security similar to the misdemeanors and violations in western countries respectively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Chinese criminal code, and meanwhile the security measures have not been systematized. Secondly, crimes and penalties, except in criminal law, can not be prescribed in administrative laws and economic laws, and such single track system of conviction and sentencing fails to satisfy the current social situation in which the number of mala prohibia has increased so much. The way to reform Chinese criminal law structure: Firstly, it is to establish a double track system, where mala prohibia should be prescribed in the related administrative laws or economic laws; secondly, a comprehensive criminal code should be reformulated in which felonies, misdemeanors, violations and security measures are all included. Liu Renwen, Ph.D, is a senior research fellow at the Law Institute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His major works include: A Preliminary Study of Criminal Policy (2004), Economic Analysis in the Integration of Criminal Law (2007), Crimes of Environment and National Resources (2004); and research articles, such as: Reform of the re-education through labor (Criminal Law Review, 2001), Enhance the quality of death penalty cases through the procedure (New Reports in Criminal Law, 2006).  相似文献   
85.
徐国栋 《法律科学》2008,3(1):18-28
亚非许多国家民法典的制定从属干亚非文明与欧洲文明冲突的大背景,埃及民法典也是如此。在调和这种冲突的过程中,埃及产生了混合法院制度以及作为其成果的《混合民法典》和《国民民法典》,这两部民法典成为现行《埃及民法典》的先驱,后者并对亚非至少十个国家民法典的制定产生了影响,从而形成了新的“埃及法系”。可见,殖民主义及领事裁判权的法律成果并不见得要完全否定。  相似文献   
86.
实行行为的概念必须从形式和实质两方面理解。从形式上看,实行行为是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行为;而在实质上实行行为必须是对法益侵害具有现实危险的行为。在我国,实行行为可以区分为普通的实行行为、组织性的实行行为、帮助性的实行行为、教唆性的实行行为以及预备性的实行行为。从机能上考察,实行行为具有犯罪化机能、犯罪个别化机能以及界限机能。  相似文献   
87.
蒋军洲 《河北法学》2007,25(9):152-160
1949年《菲律宾民法典》是对1889年《西班牙民法典》的翻新,其编排结构并没有逃脱后者的束缚,内容也具有很强的罗马法色彩;该法典还因菲律宾曾受到美国的长期殖民统治,受到了英美法的强大影响,结果,它在很多具体制度的设计上实现了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的巧妙融合.因此,该法典不但为我们以《西班牙民法典》为标杆研究民法典结构的变迁提供了范本,还为我们了解混合法系的优劣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8.
法典化是立法者将现行私法规范以综合和科学的方法加以体系化重构,以实现法的现代性和体系性。民法典和知识产权单行法同源于启蒙现代性,知识产权对于主体性的价值不亚于其他私权。古典民法典与知识产权失之交臂有三个原因:古典民法典的首要任务是整理旧制度;专利发明和作品与人的主体人格紧密联系;专利权和版权的特许权烙印使其受到质疑。WTO时代的半数民法典包含知识产权篇章的原因是:民法典强调主体性的实现和保障;个人劳动和智力成果财富成为个人自由的物质保障;民法典需要构建多元、开放和便于实现的财产权利体系。我国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有三条可能路径:第一是将其从价值和规范两个层面全面融入民法典,次优路径是将其作为民事特别法融入民法典价值判断体系,知识产权专门法典的尝试面临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89.
刑事执行法是刑事法律体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刑事法律体系的完备、现行行刑主体的多元化、 《监狱法》的缺陷都呼唤制定一部统一的刑事执行法。五十多年的实践、理论和立法使刑事执 行法的立法时机成熟。刑事执行法的立法应符合刑事执行的规律。  相似文献   
90.
孙锐 《法学杂志》2012,(8):170-174
当今中国各个领域的重大转型都根源于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化和由此所导致的国家、社会与个人关系的转型,即从"国家、社会/个人"模式转向"国家/社会、个人"模式,其实质是从国家本位主义转向社会本位主义和人本主义。中国社会的这一转型导致了刑事诉讼本质观、目的观、价值观、构造观和刑事证明理论的变迁,而这些观念和理论的变迁又反映在《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