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60篇
中国共产党   20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1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的依据及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确立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赔偿的法律依据是刑诉法解释第 10 0条的规定。其理论依据 :一是我国对于精神赔偿采用的是立法非限定主义 ;二是附带民事诉讼的实质是民事诉讼。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赔偿的原则以“根据情况 ,酌情赔偿”为宜。  相似文献   
82.
论性贿赂犯罪的惩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贿赂"使得行贿人对受贿人的"关照"从物质层面上升到感官、精神层面,在"体贴入微"的同时更具隐蔽性;"性贿赂"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具有比财物贿赂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贿赂犯罪的一种新形式."性贿赂"呈愈演愈烈之势,道德的调整已不足以抑制其危害,惩治性贿赂犯罪不违背刑法的谦抑性.  相似文献   
83.
道德进步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社会的政治使命,同时也是道德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在我国社会转型阶段,现代社会生活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对和谐社会建设和道德进步提出了全新要求。道德的进步,必须为构建和谐社会创立伦理规范。道德冲突的消解和转化,必然为社会和谐奠定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84.
十六大以来,中央印发“纲要”.胡锦涛同志发表“七一”讲话.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进一步阐述。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达到新高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85.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明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需要,三大文明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切实加快政治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政治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6.
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等构成的观念形态复合体,既是一种社会生活,又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要与时俱进,就是要用先进文化占领人们的思想世界,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全球性、一元化指导思想与多样性表现、文化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以及阵地建设与引导群众文化需求的关系。  相似文献   
87.
Performance‐based regulation is a new approach to public health promotion.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ain how this idea might be applied to the public health goal of reducing salt consumption as a way of reducing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thereby saving lives. Performance‐based regulation is compared with competing regulatory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88.
精神生产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精神生产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深入、系统地研究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9.
周茜蓉  颜卫青 《政法学刊》2009,26(3):96-101
作为精神文化的警察文化反映警察文化的本质属性,作为政治文化和社会文化的警察文化反映了警察文化的本质维度。警察文化自然还应该是一种管理文化,但是,它内在地属于包含于政治文化中的行政文化和组织文化范畴。政治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是一种相互规定的关系,二者的集合构成警察文化的完整内容。警察文化在政治和社会两个维度上辩证地展开决定警察文化对警务活动支撑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0.
厉忠教 《思想战线》2001,27(3):101-104
文明社区建设在现代中心城区中的重要地位日益被人们所认同.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际方面,文明社区建设都将深化对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要积极构建以街道办事处为依托、以相关职能部门为纵轴、以各公共户单位为网络、以辖区群众为纽结的文明社区建设的框架体系,探索权责保障、活动运行、目标考核、舆论引导等文明社区建设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