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385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14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36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廖永安 《法学论坛》2005,20(3):14-16
我国民事诉讼的主管制度,由于欠缺相关诉讼原理的支撑,在司法实践中产生了种种弊端,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判权的范围,应当在现代司法理念的基础之上,将诉的利益作为核心基准。  相似文献   
12.
法人越权是指法人的行为超出了章程规定的目的范围。其中如何平衡投资者、法人及交易相对人的利益是关键问题。研究英美法系的主要国家对法人越权问题的研究发展状况 ,可以对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有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侦查破案论     
侦查破案概念应当从行为、认知、结果等3个角度进行界定。破案条件规定应当从侦查措施及 强制措施采取的合理性根据维度进行理解,即有关侦查措施和强制措施只有在案件事实调查、证据收集以及 犯罪嫌疑人确定程度等方面达到一定标准时方可以采取。破案的思维方法包括经验方法和逻辑方法两类。 破案的行为方法主要包括巡逻发现、物证分析、重点排查、秘密侦查、诱惑侦查等5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4.
无效劳动合同具有自己独特的制度功能与价值取向。法律应当将社会公共利益、第三人利益以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作为判定劳动合同是否有效的一般标准,并据此甄别与清理现行劳动法的相关规定,重新确定无效劳动合同的具体种类。  相似文献   
15.
确立自侦案件证明标准,可以指引证明行为和规范证明结果,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自侦案件的刑事证明标准,应改变目前的一元化的定罪标准,实行多元化、多层次的证明标准,即不同的证明主体、不同的诉讼阶段,证明标准不应相同;不同种类案件以及同一案件的不同事实,证明标准可以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首要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评估标准是开展公共政策评估的前提。为了更有效、更科学地开展公共政策评估活动,应设立正确的首要标准。科学发展观标准应当成为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首要标准。科学发展观标准是对以往我国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纠正和完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政策的本质要求,顺应公共政策的发展趋势。坚持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首要标准能有效提升我国公共政策质量,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回族传统婚姻规范与我国的《婚姻法》有相通之处,但也有相悖甚至相冲突的地方。解决回族传统婚姻规范中存在的一些陈规陋习,必须对信教群众进行法制宣传和教育,严格执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使回族传统婚姻规范逐渐纳入到社会主义法制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8.
刑法主观主义生成的根本推动力是经济因素。经济结构的变迁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而伴随社会结构的变迁,犯罪必然呈现出新特征,最终导致刑事犯罪治理策略取向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从而导致刑法主观主义生成并渐趋强势。刑法主观主义并非只是为了作为客观主义的对立面而生成,而是对时代变迁的必然回应,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9.
证明标准是我国刑事证据理论研究中的热点问题。证明对象与证明标准不仅一同决定了刑事诉讼活动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且二者的关系也十分密切。证明对象不同,证明标准也会有所差别。以证明对象为视角,针对不同层次的证明对象,设立不同层次的证明标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询问笔录与讯问笔录是公安机关在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文书,由于笔录制作人员素质不同,所制作的询(讯)问笔录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使询(讯)问笔录不能在刑事案件侦破过程中很好地起到证据的作用。文章指出了一些实战部门在制作询(讯)问笔录中常见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规范化制作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