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385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14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36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前我国刑事起诉书制作中存在制作标准不统一、制作语言不规范、制作技术不精密、制作态度不认真等问题,难以适应检察机关刑事起诉书功能的转变。为适应现实需要,检察机关刑事起诉书制作改革应以规范化、说理化及量刑建议为重点,并在理念层面、规范层面及机制层面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52.
抽象行政行为作为具体行政行为得以实施和发挥效力的前提和依据,对其进行司法审查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着重探讨了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学理基础,并提出了对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的标准:应坚持法制统一的标准,稳定性、连续性的标准和合理解释的标准。  相似文献   
53.
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华 《中国发展》2007,7(4):78-81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在推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无论在制度建设还是在实践环节都还存在诸多问题,该文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4.
方金华 《桂海论丛》2007,23(4):64-66
我国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与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补偿标准的诸多缺陷不仅严重违背公平、正义之原则,也对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产生严重隐患。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改革现行土地征用补偿标准,保护失地农民的利益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5.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是道德的灵魂.守法是道德的后盾.明礼是道德的窗口,诚信是道德的支柱.团结是道德的品格,友善是道德的标准,勤俭是道德的传统,自强是道德的追求,敬业是道德的表现,奉献是道德的境界。  相似文献   
56.
办好银行是一个经济目标 ,也是一个政治目标 ,有着丰富的政治、社会内涵 ,意义重大而深远。“三个代表”思想体现到银行 ,就是办好银行 ,支持经济 ;就要与时俱进 ;就要破除“官本位”意识  相似文献   
57.
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理论上存在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之争,二者都是在认识论角度论证,因此应引入价值论分析方法.国外存在客观的"排除合理怀疑"和主观的"内心确信"的证明标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具体界定我国"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时,应当根据所要证明的罪行轻重,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58.
驰名商标法律保护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上 ,应明确界定“相关公众”为“本国相关公众” ,不应仅限于注册商标 ,认定标准需要进一步量化 ,在认定方式上 ,应改变目前单一的行政认定方式 ,采取行政认定和司法认定的“双轨认定”模式 ,并应以商标局的事前认定为主 ,法院的事后认定为辅 ,加强并完善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  相似文献   
59.
民法学理论恢宏浩瀚、博大精深,对于讲授民法学的老师而言,课前的准备、课中的讲授以及课后的安排,应是有条不紊。首先要做勤勉、严谨的课前准备;其次是规范、生动的课堂讲授;最后,要有严格而明确的课后“作业”。要为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指明学习方向,从而达到“传道解惑”之目的。  相似文献   
60.
有必要对民法本位、价值、原则等,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人性、理论、实定法等层面作一系统研究,打通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民法元理论或民法哲学的体系基础.对民法本位及价值和原则进行各别的和联系的多层面研究,于民法原理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从立法实践上看,编制民法典,当先定好民法的本位及由其决定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以之为前提,来架构民法典的体系,定出具体规范.于适法和守法实践来看,了解民法本位及其与民法价值和原则的多层面密切关系,把握民法的宗旨和精神,更能准确执法,自觉地透过民法精神规约民事行为.历时与共时、理论与实践多元综合分析研究民法本位及相关问题.质疑一些学者提出现代民法社会本位说,认为现代民法本位是带有社会顾虑的个人本位和权利本位亦即私主体权利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