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35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385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114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36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本文就美国的性骚扰法律做了一个概述。本文将性骚扰问题界定为权力问题,涉及一人对另一人不公正地行使权力。文章在回顾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如何首次承认性骚扰问题为非法的性别歧视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最高法院就性骚扰问题的一些判决。本文中还讨论了联邦反性骚扰法律中的关键法律问题,介绍了州性骚扰法律的发展,强调了性骚扰法律对美国女性的影响,并就中国最近颁布的性骚扰法律的法规制定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22.
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作为一种创新制度,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独立性”上。文章在分析国外独立董事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的基础上,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世界各国独立董事制度界定标准及其存在的差异,并在比较分析国内外独立董事的国际差异的同时,指出了我国独立董事的界定标准和框架设计及其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23.
对“客观真实说”的理性思考——兼论法律真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明标准是证据制度建构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目前作为证明标准的"客观真实"只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从理论层面看,客观真实不仅与待证事实之间在性质、范围和哲学范畴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矛盾,而且在适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上也存在诸如认识论主体条件适用的虚假性、使用实践检验标准的缺失、作为证明标准的违理性等缺陷,因此,要彻底抛弃客观真实说而代之以法律真实说,以科学地指导我国的司法活动。  相似文献   
924.
私权即私权利,也作"个人权利",通常是指以个人需要为目的的权利。正确理解私权及私权本位思想,对于私权的实现至关重要。私权利开始广泛行使,是法律确认了个人法律主体地位以后,民法对个人的民事主体资格予以平等的承认。  相似文献   
925.
刘水林 《现代法学》2006,28(1):43-51
作为经济法的重要学说之一的“需要国家干预论”,因其影响大,而争论和分歧也多,分歧的焦点在于对“谁之‘需要’”与“‘干预’什么”存在不同理解。对此问题,按整体主义理解,国家干预是社会基于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意味着“需要”的主体是社会,干预的内容是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经济关系。正因“需要”的主体是社会,就防止了国家干预的恣意性,同时,社会整体利益因有国家代表而得以保障,从而彰显了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属性。另外,社会的“需要”决定了经济法的目的,目的作为指针指出了经济主体的行为准则,同时,整体构造的复杂性预示了经济法技术规范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相似文献   
926.
限制性体位窒息是指被限制于某种异常体位,造成了自主呼吸功能的障碍引起的窒息,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属机械性窒息中的特殊类型。从国内外有关案例报道来看,限制性体位窒息死亡可以发生在多种环境、体位下。由于早年限制性体位窒息死亡的案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作为一个法医学课题起步较晚。近年来由于发生率猛增,已引起国内外法医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并对其发生机理、鉴定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从研究的成果来看,尚不能形成一些客观的鉴定指标,由此,国外关于限制性体位窒息的研究重点已转向其发生的危险因素评估及如何预防。本文就其死亡机理、危险因素及预防、鉴定标准和展望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27.
在"法律的社会化背景"之下,社会法兴起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了独立于公法和私法之外的第三法域。经济法和社会法在社会本位、调节手段等多方面有着契合之处,针对中国经济法发展中所存在的国家本位倾向和权力干预扩张的特性,社会法的社会本位思想及社会自治的调整手段等众多特点,对经济的发展无疑有着指导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28.
在犯罪人分类的标准选择上一直存在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争,但是单纯的客观主义标准或主观主义标准无法对犯罪人进行科学的分类."犯罪人格"的概念因为其丰富的内涵,能够成为划分犯罪人的科学标准.建立以"人格"为标准的犯罪学分类理论,应当成为犯罪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29.
金融诈骗罪立法定位与价值取向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艳东 《现代法学》2003,25(3):144-150
金融诈骗罪刑事立法因其领域之特殊性而有其特定的价值定位与思维取向。就立法前提而言 ,实现在效益与安全价值之间的衡平与恪守后盾法性质是其立法定位。就保护法益而言 ,传统的以保护金融机构利益与静态所有权为重心的价值取向值得反思 ,此种法益保护观已落后于现代金融观念。就行为方式而言 ,金融诈骗行为的构造要素与传统诈骗罪行为有着很大差异性。而且 ,金融诈骗罪的立法技术也有值得探讨之处  相似文献   
930.
刑法所保护的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由于此类案件受案时嫌疑对象一般较明确,犯罪事实容易查清,因此要将侦查工作的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刑法关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规定,确定本案的证据标准,从而明确侦查取证的目标;二是结合案情,选择合适的侦查途径,实施恰当的侦查措施,不断推进侦查工作的进展,获取犯罪证据、完善证据体系,保证案件的成功诉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