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6篇
  免费   152篇
各国政治   47篇
工人农民   103篇
世界政治   6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5篇
法律   1277篇
中国共产党   168篇
中国政治   574篇
政治理论   207篇
综合类   175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221篇
  2013年   258篇
  2012年   290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54篇
  2005年   352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不同时期的文学所呈现的成果形态不同,所表现出的地域文化特征亦不同.北京作为一个特定的文化区域,其文学的发展有着独特的线索和规律.边荒色彩成为前建都期北京文学的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82.
本文通过对某课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师生互动方式的分析,探索高校扩招后如何使教学更有效这一问题。在课程初期,通过事前评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运用元认知发展模式分析即将开始的教学过程;教学中期阶段主要采用学生团队合作的形式,课内和课外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在课程结束阶段,采用课题发表和期末评估的方式总结教学经验,最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3.
中国传统社会变革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社会不断变革赋予了中华文明持久生命力。从上古三代至今天的改革开放,中国传统社会经历多次重大变革,并鲜明地表现为四个主要特征:与商品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商品经济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以“民”的演变为基础和发展主线,经历了部族社会、豪民社会、富民社会、市民社会四个变革时代;以“乱”为表象,实质是“变”,是社会秩序的新整合,是走向“和谐”的必然过程;社会的整体变化,包括了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的调整。中国传统社会每一重大变革,都伴随着儒学的复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84.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支撑虚弱、规模小、功能差、布局分散、资源浪费严重。因此,欠发达地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着力点要放在产业化和规模化上,走产业推动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缩短战线和重点培育相结合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85.
在突飞猛进的高科技发展时代,科学新成就和高技术发展表现在5 个方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科学技术、新能源和环保技术,以及空间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我国1956 年制定了12 年科学发展规划,并成功研制了“两弹一星”。目前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也旨在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为21 世纪中国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6.
在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 ,由于航运技术的发展 ,船舶航速日益提高 ,相应地 ,因提单的延误而引发的承运人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和严重 ,甚至于对提单的功能产生了冲击。本文主要分析了承运人承担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法律责任的法理依据以及法律责任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7.
“生命的价值”——日本死亡损害赔偿的判例与学说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日本判例坚持由遗族继承被害人损害赔偿请求权的法律构成,该赔偿请求权以未来之可得利益为主要内容,判例并发展出了计算可得利益的较为成熟的方法。鉴于以可得利益为中心的死亡损害赔偿将导致“生命价值”的巨大差异,学说上强力主张死亡赔偿的定额化与定型化,并对裁判实务发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8.
This article explore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citizens’ reliance on cues and values in political thinking. It uses experimental evidence to identify which citizens are likely to engage in heuristic processing and which citizens are likely to engage in systematic processing in developing opinions about a novel issue.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olitical awareness crisply distinguishes between heuristic and systematic processors. The less politically aware rely on party cues and not on an issue-relevant value. As political awareness increases, reliance on party cues drops and reliance on an issue-relevant value rises. Need for cognition fails to yield clear results. The results suggest two routes to opinion formation: heuristic processing and systematic processing. Political awareness, not need for cognition, predicts which route citizens will take.  相似文献   
89.
上海开埠后,租界当局借口卫生与公共建设的需要,无视中国传统的习俗和有关协议,一再清理界内的义冢与丙舍,招致了国人的强烈抵制,但其管理思路毕竟反映了近代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民国时期,上海地方当局正式将殡葬纳入城市发展规划,文明的殡葬服务方式逐渐为市民所接受。  相似文献   
90.
党务公开:发展党内民主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首次明确提出逐步推进党务公开,这是党的执政理念的新突破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新举措。党务公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内在要求,贯穿于党内民主建设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推进党务公开,进一步扩大了党员和群众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成为新时期发展党内民主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