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1篇
  免费   284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113篇
世界政治   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9篇
法律   3905篇
中国共产党   269篇
中国政治   1346篇
政治理论   360篇
综合类   439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152篇
  2014年   526篇
  2013年   716篇
  2012年   671篇
  2011年   640篇
  2010年   700篇
  2009年   771篇
  2008年   762篇
  2007年   832篇
  2006年   820篇
  2005年   788篇
  2004年   715篇
  2003年   570篇
  2002年   483篇
  2001年   352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裴苍龄 《河北法学》2012,30(6):32-33,34,35,36,37,38,39,40,41,42
证据是认识的基础、证明的根据、检验的标准、思想的指南.什么能当此重任?惟有事实.证据是事实,事实不存在非法、合法的问题.事实是客观的,既不受法律调整,也不受法律制约,因而证据也没有合法性.证据不能排除.排除证据的实质是法官睁着眼睛不认事实,排除证据的法官把自己和事实的位置摆错了,这是一项根本性的错误.非法获取人证是司法警察通过刑讯逼供和指名问供这样两重罪行实现的,因而它不是程序,而是程序中的实体.  相似文献   
222.
现场分析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判明事件性质,是犯罪案件还是其他事件。有些现场不难判明事件性质,而有些现场想要判明事件性质却颇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现场分析应将事件性质问题作为重要议题。文章从分析事件性质、分析假案、分析案件性质三个方面对事件性质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23.
商业贿赂犯罪的动态特征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发生在商品流通和服务行业等领域的商业贿赂行为并未得到切实有效地根治,作为一种具有动态意义的新型经济犯罪活动,其触角逐步伸入其他行业和领域,并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态势。其动态变化特征主要有:犯罪形式多样,犯罪手段隐蔽,侦查难度加大;行业特点明显,发案部门集中,窝案串案突出;案件数目上升,涉案金额加大,大要案比例高;职务犯罪突出,主体特征明显,顶风作案严重。其发展趋势表现为:犯罪领域扩展,防控精度下降;作案手法翻新,查处难度加大;组织程度提高,期货特征明显;社会影响恶劣,危害程度加剧。各地应根据本地商贿犯罪现实情形与发展态势,建立健全惩防商贿犯罪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24.
社会化和犯罪化是抑制乃至剥夺个人自然权利的过程,要使惩罚犯罪具有合理性,必须使个人的自然权利兑换成社会权利;只有社会权利能够给个人带来较自然权利更多的利益,改变个人的生存结构,令其从自然状态过渡到社会框架下才具有合理性。在惩罚犯罪时,必须考虑犯罪乃个人自然权利体现的基本事实;而量定责任时,也需考虑自然权利兑换社会权利不能的情形,适度对自然权利所代表的竞争优势给予补偿。  相似文献   
225.
刘宪权  张巍 《法学杂志》2012,33(4):79-84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具有未遂形态,应以15万元和25万元分别作为本罪未遂数额较大和数额巨大的标准。在既、未遂形态并存时,只要已售部分达到既遂数额标准,就应整体评价为犯罪既遂。既、未遂并存的量刑模式在两部分均符合相应形态数额标准的前提下,应选择性适用先并后定再调整或先定后并二次调整以有利于被告人;在仅有单一部分达到相应形态数额标准时,不应对另一部分仅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相似文献   
226.
作为对外部挑战与内部情势的司法回应,晚清修律和司法改革运动首先意味着司法理念与司法原则的历史性转变,进而标志着一种区别于传统司法文明价值系统的近代型司法文明价值系统的应运而生,展示了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司法文明进步成长的历史图景。这场司法变革运动的启动性举措,乃是删除最重之法,推行恤刑庶狱,彰显了司法人道主义的价值取向,从而为编订《大清现行刑律》和《大清新刑律》奠定了重要基础,在近代中国法律与司法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27.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three spheres of hostility intersect to prevent effective access to justice for those living with insecure immigration status. The neoliberal governance model, the barren justice landscape and the hostile environment are supported by the cyn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fat cat’ lawyer and the toxic ‘folk devil’ narrative of the ‘bogus’ asylum seeker. To the extent that the judiciary have frustrated the more obvious, ideologically driven, attempts to restrict access to justice for migrants, the austerity predicated measures pursuant to the Legal Aid, Sentencing and Punishment of Offenders Act 2012 (LASPO) have completely altered the legal landscape. The analysis is informed by the findings of the ‘Legal advice and support for persons with insecure status’ project (hereafter LAPIS) in Nottingham which explor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service providers and the lived experiences of those with insecurity of status. It is clear that access to justice is a passport to the realisation of other rights, yet participants struggled to access a remedy because legal advice is too often out of reach.  相似文献   
228.
ABSTRACT

Advice that is provided exclusively over the telephone has been promoted by government as more convenient and accessible than face-to-face appointments. The resulting push towards telephone-only provision, as implemented by the Legal Aid, Sentencing and Punishment of Offenders Act 2012, challenges the long history of association between social welfare law advice and local delivery within disadvantaged communities.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qualitative research comparing telephone and face-to-face advice which uncovers the continuing relevance of place in the dynamics and mechanics of social welfare law provision. Familiarity with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knowledge of local policies and procedures, relationships with opponents and allies, an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local legal culture’ mean that face-to-face advisers are often able to conduct their legal casework more effectively. Conversely, local knowledge is unlikely to be available to Community Legal Advice telephone advisers.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n addition, telephone-only advisers may be developing a more narrow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tial qualities of casework. These findings are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in view of the likely future expansion of remote methods of delivery in legal aid work.  相似文献   
229.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依法治国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主题。刑事侦查领域也提出了侦查法治化的思想,其中加强刑侦队伍正规化建设,提升刑侦队伍执法素养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应该剖析侦查人员法律素养的内涵,立足于侦查人员不同的学习背景,提出差异化培养的思想,并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等途径提高侦查人员的法律素养,推动侦查工作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230.
缓刑在不同的刑事诉讼阶段所表现的主要特性是不同的,因而对其性质进行分阶段的界定也就有了现实的依据和合理性。从决定是否对犯罪分子宣告缓刑的意义上来说,缓刑有刑罚裁量的性质;从对犯罪分子具体适用缓刑的各项规定的意义上来说,缓刑又具有刑罚执行的性质。缓刑,兼具刑罚裁量和刑罚执行两重性质。在明确缓刑具有刑罚执行的法律性质的前提下,认定缓刑考验期满后再犯相应之罪的犯罪分子为累犯,就有了理论以及法律上的合理性。此种处置,从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的角度来看,既符合中国社会重视行为人主观意志的现实,又能更好发挥刑罚预防犯罪的功能,也是符合我国现行刑事政策和法律规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