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6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篇
法律   11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179篇
  2025年   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胰腺属于中医脾的范畴,胰源性消化不良病因可分为饮食损伤、情志失调、久病体虚。致病脏腑主要与脾肝肾相关。本病以脾气不运、肝胆失疏为本,气滞血瘀、湿热内蕴为标。综合运用运脾疏肝、行气活血、升清降浊、清热解毒等方法治疗本病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与中医证型和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为CHF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共纳入144例CHF患者,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标准对心功能进行分级,并对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采用心脏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Dd)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考察血浆BNP水平与中医证型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Ⅱ级=2,Ⅲ级=3,Ⅳ级=4)呈正相关(r=0.724,P<0.01),与中医证型(心肺气虚证=1,气阴两虚证=2,心肾阳虚证=3,水饮凌心证=4)亦呈正相关 (r=0.813,P<0.01)。心功能Ⅱ级、Ⅲ级和Ⅳ级之间血浆LVDd、LVEF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浆BNP是反映心功能的敏感且特异的指标,可作为CHF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63.
目的:对皖北地区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和证候特点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制定统一的临床观察表与调查方法,用Excel建立相关数据库,对症状、体征和证型的频数分布进行统计.结果:皖北地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感染途径主要为经血感染;临床症状以乏力、气短为最多见;HIV期以气血两亏型为最多见,AIDS期以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肝经风火、湿毒蕴结型,脾肾亏虚、湿邪阻滞型和气虚血瘀、邪毒壅滞型为前4位复合证型.结论:AIDS中医临床症状特征是\"以虚为主,虚实夹杂,气血津液俱亏,湿毒瘀虚同在\",证型特征是\"复杂多变,以虚为本,多脏腑受累\",病情呈现渐行性发展、渐进性加重之特点.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滋阴活血方治疗阴虚血瘀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IgA肾病阴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滋阴活血方,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IgA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尿红细胞(urine red blood cell,URBC)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24hUP)、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 vs 45.00%,P=0.037),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组治疗后URBC、24hUP、SC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eGFR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在降低URBC、24hUP、SCr及升高eGFR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滋阴活血方对阴虚血瘀型IgA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适用于中轻度蛋白尿、早中期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葡萄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32例(38眼)分为肝经风热型、肝胆火炽型、风湿夹热型、阴虚火旺型[1],分别用新制柴连汤、龙胆泻肝汤、抑阳酒连散、知柏地黄汤加减同时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6例(34眼)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为58.8%,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葡萄膜炎效果优于常规西药。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血糖和心脏超声诊断结果等临床指标的关系,为中医辨证客观化提供临床证据。方法 共纳入30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并比较不同证型患者的血糖[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HbA1c)]、血脂[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血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血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及心脏超声诊断结果[(左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diameter, LV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结果 不同证型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FPG、HbA1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虚血瘀证患者TC、TG水平最高,而气虚痰阻证患者LDL-C最高;不同证型患者2hPG、HDL-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阴两虚证、气虚痰瘀证、阳虚血瘀证患者HCY、LVD水平依次递增,而LVEF依次递减。结论 不同证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心脏超声结果等临床指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肝气郁结型尿道综合征患者,给予丹栀逍遥散加减煎服,共服用4周。治疗4周后检测血清雌二醇水平,观察中医主症积分,评价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患者尿频尿急、尿痛、小腹酸痛、耻骨后压迫感积分和总积分(反向积分)及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上升(P<0.01),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8%。结论 以疏肝调气立法,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结型尿道综合征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型的分布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9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中医四诊资料,分析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其与性别、年龄、病程、主要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298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中医证型以湿热郁蒸证多见,其次是肺脾湿热证,毒热动风证最少。3种证型患儿的性别、病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热动风证多见于男性患儿,肺脾湿热证多见于发病后5~6 d,湿热郁蒸证多见于发病后5~7 d,毒热动风证多见于发病后7~8 d。3种证型患儿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证型患儿感染病原体的类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脾湿热证以感染CoxA16为主,而湿热郁蒸、毒热动风证以感染EV71为主。毒热动风证患儿白细胞计数、血糖、肌酸激酶-MB、血清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肺脾湿热证和湿热郁蒸证患儿(P<0.05)。结论 小儿手足口病中医证型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与性别、病程及主要实验室指标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 分析脑型Wilson病(Wilsons disease,WD)中医证型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1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型WD患者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病程、种族、中医证型、K-F环、血清铜蓝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血清白蛋白、24 h尿铜、用药情况、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等,依据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分为恶化组与非恶化组,并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并纳入调整的潜在混杂因素,评估中医证型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脑型WD患者162例,其中痰瘀互结证68例(占42.0%)、湿热内蕴证67例(占41.4%)、肝气郁结证19例(占11.7%)、肝肾阴亏证8例(占4.9%),共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48例(占29.6%)。各证型均包括以下常见症状:运动迟缓、肌张力障碍(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姿势异常、步态异常)、肢体震颤、共济失调、舞蹈样动作。在恶化组中,痰瘀互结证例数最多(25例,占52.1%),常见症状为构音障碍(占79.2%)、吞咽障碍(占62.5%)、姿势异常(占45.8%)、肢体震颤(占43.8%)。年龄在中医证型分布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痰瘀互结证比较,湿热内蕴证和肝气郁结证患者呈现出较低的平均年龄(P<0.05)。调整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湿热内蕴证、肝气郁结证患者相较于痰瘀互结证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风险更低(P<0.05)。结论 痰瘀互结证不仅是脑型WD患者最常见的类型,而且是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频率最高的证型,其中恶化高频症状为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姿势异常、肢体震颤;湿热内蕴证和肝气郁结证在年龄分布上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痰瘀互结证是脑型WD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中药疏肝健脾方,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片,疗程均为4周。通过中医症状积分量表、利兹消化不良问卷(Leeds dyspepsia questionnaire,LDQ)、水负荷试验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生存质量量表(functional digestive disord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FDDQL)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胃感觉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和LDQ问卷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餐后饱胀、早饱、胸胁胀痛、疲乏无力、便溏等症状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胃感知阈值和胃不适阈值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胃感知阈值和胃不适阈值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生存质量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患者总生存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忧虑、睡眠、不适、健康感觉各单维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疏肝健脾方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餐后不适综合征(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胃感觉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