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06篇
  免费   643篇
各国政治   462篇
工人农民   693篇
世界政治   2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925篇
法律   7036篇
中国共产党   1966篇
中国政治   4775篇
政治理论   1521篇
综合类   1127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430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85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263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1451篇
  2013年   1634篇
  2012年   1801篇
  2011年   1932篇
  2010年   1825篇
  2009年   1894篇
  2008年   2190篇
  2007年   2198篇
  2006年   2410篇
  2005年   2244篇
  2004年   2277篇
  2003年   1739篇
  2002年   1429篇
  2001年   1031篇
  2000年   522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我国当前实行的是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模式,尽管该模式在被告人认罪案件中具有可行性,但在不认罪案件中却存在着较多的局限性,独立的量刑程序模式则可有效避免现有模式的弊端。独立的量刑程序更符合定罪与量刑之间的差异性要求,也更有利于实现程序价值和落实庭审实质化。此外,在案件繁简分流、认罪认罚从宽等新的司法改革背景下,不认罪案件中适用独立的量刑程序已经逐步具备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2.
如何打破政策“黑箱”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以广州市政策兑现改革实践为例,探讨如何从制度设计层面来打开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政策“黑箱”。研究发现,虽然公共政策过程是一个动态且复杂的过程,但是通过统筹政策制定和政策落地两端、主观要素客观化、模糊标准明确化、重塑政府流程等,能够形成确定的决策环境,控制非理性因素,约束自由裁量权,并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从而可以从源头消除政策“黑箱”的形成土壤。广州市政府政策兑现改革过程中,通过“输入—转化—输出”的制度框架设计,形成了从政策制定到政策执行再到政策结果与评估的政策闭环,并对政策兑现的相关责任单位、流程和时限都进行了严格把控,进而实现对政策“黑箱”内部决策要素的控制。从政策“黑箱”本身入手,破解政策“黑箱”难题,实现政策的阳光承诺和给付,最终形成极具特色和借鉴意义的广州模式。  相似文献   
993.
ABSTRACT

Protest activist leaders must make a series of decisions about the strategies they use; one such decision is the choice of tactic or performance, often informed by their cultural historic contentious repertoire. In South Korea's contentious repertoire, the use of candlelight vigils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revalent form of protest tactic. Candlelight vigils have become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actic in South Korea’s repertoire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as evidenced by major candlelight vigils in 2002, 2008, and 2016-2017.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candlelight vigils as a protest tactic have evolved over time in South Korea. We notably find that vigils emerged as a left-wing protest tactic in 2002, but right-wing protesters began adopting the tactic during the counter-protests opposing President Park Geun-Hye’s impeachment in 2016–2017 (Taegeukgi Giphoei). Additionally, we find that candlelight vigils drew participants from an increasingly wide swath of society over time and average citizens assumed greater organizational roles. This research not onl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South Korean social movements and civil society, but to understanding candlelight vigils as a distinct form of protest and how contentious repertoires evolve over time more broadly.  相似文献   
994.
认罪认罚从宽试点制度中无论是原则性的证据规则还是具体性的证据规则都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有效实施。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予以确认,但是对其涉及的特殊性的证据规则鲜有涉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证明标准应采取定罪证明标准与量刑标准相互区分的双阶标准,以充分体现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特殊性。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具体性证据规则,包括侦查阶段重点重构有关保障认罪自愿性的取证规则;起诉阶段的具体性证据规则突出认罪认罚的量刑合意证据规则;审判阶段的具体性证据规则要体现事实审查和自愿性认罪的双审查具体性证据核查规则以及认罪撤回的证据规则。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证据规则的立法路径上,必须考虑中国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将证据性规则与程序性规则,将实体性证据规则与程序性证据规则有机统合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文本中。  相似文献   
995.
《民法典》物权编对真实物权设立了三种判断标准,即公示标准、事实标准和意思标准。基于绝对权的定位,通常以法定公示机制展示的物权为真实物权,此即公示标准,但这种标准并不唯一。在法律有特别规定的情形,征收等直接导致物权变动的客观事实能成为真实物权的判断标准,此即事实标准,与该事实不符的公示是错误的,公示的权利不是真实物权。此外,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土地承包合同等当事人的合意也能成为真实物权的判断标准,此即意思标准,在不涉及第三人时,应按照意思标准而非公示标准来判断真实物权。  相似文献   
996.
在登记对抗主义之下,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的功能不在于创设一个新的权利,而在于为与担保人进行交易的第三人提供信息以及为确定竞存权利之间的优先顺位提供基础。如此,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系统应以声明登记制为基础而构建。《民法典》就动产和权利担保物权的功能主义立法方法为统一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制度提供了法律上的前提。在维持特殊动产、权利担保登记系统的前提下,统合没有所有权登记的标的物上的担保登记系统,并建立两大登记系统之间的电子链接。统一的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系统应是基于互联网的完全电子化的登记系统,其编制采取人的编成主义,并辅之以物的编成主义,涵盖所有在功能上起担保作用的交易类型。担保权人可以自主在线完成登记和查询,但为防止欺诈登记和虚假登记,担保人享有受领登记通知、请求注销或修正登记的权利,担保权人负有注销登记的义务。  相似文献   
997.
具有担保功能的权利,并非都是担保物权。如果一项权利既不符合担保物权的特征,亦有违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就不属于担保物权。对比浮动抵押与担保物权的特征可以发现,浮动抵押有担保功能但并非担保物权。在民法典编纂背景下,宜将浮动抵押从担保物权体系剔除。考察比较法资料,结合“charge”的词源语义,遵循语言翻译的忠实严谨原则,宜将“floating charge”译为“浮动担保”而非“浮动抵押”。至于浮动担保何去何从,相对合理的方案是将其嵌入合同法域,规定于我国民法典合同编之“合同的担保”章节,以此彰显民法典的体系性与逻辑性。  相似文献   
998.
“数额较大”的认定是盗窃罪定罪量刑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司法解释采用了数额属性多元化的认定方法,既缺乏理论基础,也难以有效指导实务。司法裁判虽倾向于重视处罚的实质合理性,但并未形成统一的认定规则。通过梳理不同立法例下“损失”要素的定位,可以形成“占有转移”与“财产损失”两种视角下“数额较大”认定的理论方案。基于整体财产保护理念的以客观实质损失作为认定基准的方案,存在忽视我国刑法不同条款对“数额性后果”表述上的差异、对司法实践的认识以偏概全、不能妥适处理轻微实施盗窃的出罪等问题。相对而言,立足个别财产保护思想、以占有转移数额为基础,同时考虑主观指向数额的方案凸显了主观要件对不法和责任的制约,能周延地应对各种案型,值得肯定。该方案的具体规则是:先确定基础性数额即占有转移的财物价值“较大”,以此作为数额上限,再考察故意、排除意思、利用意思等主观要件指向的数额,各数额均需达到“较大”,最终的“数额较大”,是经此多种数额共同认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9.
数据作为区别于传统客体的新兴民事权利客体,依附数据交易而实现其特定价值,同时具有社会资源、人格利益和财产利益的法定属性。数据交易下,其权益边界成为民事权利主体资格探讨的必备要素,关乎着数据主体资格、法律关系和私权制度价值。我国司法实践认为数据权益应因其劳动增值而取得,美国则认为数据权益应当回归数据应用的价值。基于分析,对数据权益应严格数据人格利益与财产利益,同时基于数据交易而赋予数据控制者基于数据主体的衍生权利,并建立各类数据控制者之间进行数据流转的合规性标准,以求在总结司法实践和立论的基础上,为数据权益的边界界分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00.
ABSTRACT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efficacy of the Scharff technique for gathering human intelligence, but little is known about how this efficacy might vary among different samples of practitioners. In this training study we examined a sample of military officers (n?=?37). Half was trained in the Scharff technique and compared against officers receiving no Scharff training. All officers received the same case file describing two sources holding information about a terrorist attack. University students (n?=?74) took the role of the semi-cooperative sources. Scharff-trained officers adhered to the training as they (1) aimed to establish the ‘knowing-it-all’ illusion, (2) posed claims as a means of eliciting information, and (3) asked fewer explicit questions. The ‘untrained’ officers asked many explicit questions, questione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rovided information, pressured the source, and displayed disappointment with the source's contribution. Scharff-trained officers were perceived as less eager to gather information and left their sources with the impression of having provided comparatively less new information, but collected a similar amount of new information as their untrained colleagues. The present paper both replicates and advances previous work in the field, and marks the Scharff technique as a promising technique for gathering human intellige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