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50篇
  免费   1693篇
各国政治   1094篇
工人农民   1507篇
世界政治   51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98篇
法律   17973篇
中国共产党   3331篇
中国政治   8245篇
政治理论   3077篇
综合类   2329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396篇
  2021年   628篇
  2020年   1014篇
  2019年   508篇
  2018年   513篇
  2017年   560篇
  2016年   656篇
  2015年   770篇
  2014年   2912篇
  2013年   3465篇
  2012年   3798篇
  2011年   3934篇
  2010年   3752篇
  2009年   3968篇
  2008年   4426篇
  2007年   4799篇
  2006年   5038篇
  2005年   4747篇
  2004年   4621篇
  2003年   3560篇
  2002年   2857篇
  2001年   2081篇
  2000年   1108篇
  1999年   26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Making a first sketch of philosophical issues arising fromEuropean Community law I want to present a series ofmore or less obvious, and more or less interrelated dilemmas,or even double binds.(i) Deepening the community becomes incompatible withwidening membership. (ii) National states seem bothnecessary for and obstructive in articulating transnationalproblems. (iii) The more democracy is needed as a warrantfor the public exercise of political power in Europe, themore the very concept of democracy on a European scaleevades understanding. (iv) European unity presupposes aunifying rule of law, while member states have radicallydifferent conceptions of this principle. (v) Even the verycore of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 common market, is subjectto two conflicting and, indeed, incompatible doctrines ofcompetition. In explaining the nature of each dilemma I willtry to take my cue from the Maastricht Treaty wherever thisseems suitable. Then I will elaborate on the jurisprudentialproblems involved in it. Finally, each section will be closedby an attempt to state the nature of these problems inphilosophical terms.  相似文献   
942.
Theodor Herzl published his programmatic book The Jewish State in February 1896. Central to it was the discrimination (and hatred) commonly known as anti-Semitism. Herzl viewed anti-Semitism as the heart of the Jewish Question but also as the potential motivator for Jews to achieve a Jewish state. Herzl's analysis of anti-Semitic discrimination is in many aspects similar to present sociological theories of middle-class minorities. His discussion of the economic aspects is compared with Gary Becker's theory of discrimination, and similaritie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are pointed out.  相似文献   
943.
从古到今世界各国都有两种经济观和两种经济方略:一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是为国家主义;二是主张国家不干预经济,是为自由主义。两种经济方略各有千秋,适用于不同条件。千百年来一直存在国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争论。18至19世纪的200年间,自由主义占上风。19世纪末,德国开国家主义之先河。20世纪20至60年代,国家主义盛行了50年;从70年代开始,自由主义东山再起,号称新自由主义。进入21世纪,新自由主义连遭挫折,国家主义有所抬头。两种经济观趋同,百年争论暂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944.
经济人的新解释与经济学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怀峰 《理论学刊》2004,(10):55-58
经济人假设是传统经济学理论大厦的基石。现代经济学前沿分支学科对经典经济人有三个不同方向的新解释 :一是对经典经济人的修修补补 ,使经济人更加贴近现实 ;二是坚持经典经济人 ,并进一步发展经济人的理性 ;三是抛弃经典经济人 ,研究理性和非理性行为结合的现实人。在对经济人新的不同解释的基础上 ,经济学与相关学科进一步融合 ,在学科交叉的边缘产生一系列新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945.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我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致力于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在探索中国农业发展进程的过程中,毛泽东形成了他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分析研究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且对于当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46.
邓小平党政关系思想是建立在对政党政治和以党治国的深刻体会和把握的基础上的.邓小平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率先提出反对以党治国和正确处理党政关系的重要思想.建国后,邓小平针对因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以党治国的作风在党内逐渐盛行起来,逐步形成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现象,对如何正确处理党政关系,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思考,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今天,我们正在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即用新型的党政关系逐步取代传统的党政关系,实现党政关系合理化,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关于党政关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947.
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文章通过对日本近代技术革新、引进的过程和对经济发展贡献的概述,从引进技术的适用性、政府的扶持政策及强大的社会能力三方面对日本成功引进技术推动经济发展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并与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比较,以期能从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948.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社会主义新阶段的具体体现。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江泽民关于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思想 ,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 ,传承着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内在灵魂和精髓。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和现实依据 ,有助于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949.
政府公共性的理想与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想的政府公共性与现实的政府公共性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别。理想的政府公共性是纯粹的公共性 ,而现实的政府却具有公共性与自利性二重性 ,且自利性是政府无法克服的必然选择。用公共管理理念改造政府 ,是提高政府公共性程度 ,限制政府自利性扩张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950.
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使东盟合作机制具有了越来越多的正式色彩.这种变化并不是事先刻意而为的,而是为解决协议不执行问题、通过讨价还价逐渐演化而成的.东盟国家之所以没有一味地固守其传统的合作特性,而是有所变化,主要是因为作为一种经济合作安排,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关系到东盟国家的经济增长和政治安全,也关系到东盟作为整体在国际上的信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