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93篇
  免费   979篇
各国政治   705篇
工人农民   837篇
世界政治   4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65篇
法律   8474篇
中国共产党   2438篇
中国政治   5788篇
政治理论   2505篇
综合类   13725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448篇
  2020年   725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300篇
  2017年   331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512篇
  2014年   1844篇
  2013年   2138篇
  2012年   2298篇
  2011年   2351篇
  2010年   2268篇
  2009年   2290篇
  2008年   2664篇
  2007年   2691篇
  2006年   2938篇
  2005年   2726篇
  2004年   2699篇
  2003年   2057篇
  2002年   1683篇
  2001年   1232篇
  2000年   626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Since 2012 when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stipulated that the defense counsel can verify evidence with the defendant at the prosecution stage, the theoretical circle and the practical circle debated over the scope of the evidence for verification.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purpose of verification of evidence in a narrow sense, the side of the scope-limitation argued that the type, the scope of previewing evidence verification, and the right of checking only belong to lawyer. However, from the legislative reasons to protect the defendant's effective quality certificate, to maintain the basic structure that the lawyer verifies the evidence with the defendant, and to prepare effectively for the defense, the defendant should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of the evidence. Therefore, the defense lawyer verifying the evidence fully with the defendant has legitimacy.  相似文献   
902.
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现行规定散见于若干特别法和司法解释及2010年实施的《侵权责任法》中,在适用条件的规范上散乱不一,适用范围上过于狭窄,主要限于产品责任领域。这样的立法现状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及要求,也不利于我国在对外开放中国际民商事交往正常与公平的开展,就民事侵权立法的统一性、系统性以及国际私法案件中承认与执行外国惩罚性赔偿判决的需求来讲,我国亟需在《侵权责任法》中将惩罚性赔偿作为一般侵权责任补偿性赔偿原则的例外情形,系统构建该制度统一的适用条件规范,并依据惩罚性赔偿的法定性原则,分别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及《知识产权法》中明确惩罚性赔偿的适用。  相似文献   
903.
中国的非传统安全研究已成一门“显学”,且对相关研究、安全现实与安全政策产生了极大影响。中国40年(1978-2017年)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整体上历经了酝酿与显现、阐释与呼吁、反思与深化、建构与拓展的过程;研究内容丰富且不断出新,逐步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研究类型;与国家决策的关系呈现“被忽视——边缘性——中心圈”的发展轨迹;研究驱动包括学理驱动、技术驱动、事件驱动、政策驱动和环境驱动;形成了涵盖组织机构、学生培养、知识传播、政策咨询和学术网络的制度化研究态势。在学术上具备了学派与学科的自觉,推动了安全思想的“范式转型”与“安全文明”的重塑,在政策上牵引着安全治理实践更加综合化与国际化。然而,中国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体系还未形成,专业性、科学性、国际性不足,未来非传统安全研究需要在全球安全的研究格局、元问题与分析框架、理论体系与学派自觉、方法论与量化研究、议题深究与国际对话上有新的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904.
青年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创新社会管理格局应重视青年工作,调动一切有利于青年发展、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基层社区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以下三条路径引导青年参与和服务社会:有效配置资源、实现资源整合、聚焦青年发展;党建创新、多方合力、青年服务项目成果初现;青年微组织带动、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创新社会服务模式。借此努力形成社区关爱青年,青年服务社会格局。  相似文献   
905.
在过去的近十年中,我国的公共图像监视在政策、项目及资金等支持下得到迅猛发展。在我国特定的政治与社会背景下,公共场所图像监视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呈现出政策创议、项目推动的发展历程。在法律治理和回应性法制视角下,公共图像监视法律治理是对公共图像监视实践的法律回应。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起涵盖宪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律文件、公共安全技术防范法律文件、具体领域法律文件以及公共场所图像监视法律文件等公共场所图像监视法律治理的体系,但该体系仍然存在急需健全和完善的层面。  相似文献   
906.
通过对我国民行检察监督制度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折射出我国整个检察制度发展改革应完善的方向:加强检察理论研究,重视与学界的沟通与交流,为检察改革营造出良好的理论环境;重视检察改革中的外部关系,与法院在博弈中加强合作,在合作共赢中推进检察制度改革;鼓励地方检察机关的创新型实践,检察改革应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907.
随着网络空间的迅速扩张及其对社会各领域的全面渗透,网络空间不断增长的财富、战略价值以及世界经济社会运行对网络空间的深度依赖,使网络空间整体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网络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又一全球性公共问题。网络安全问题虽然属于国家安全范畴内的非传统安全领域,但国家对于安全的偏好没有改变,对安全追求的逻辑路径依旧。从理论的角度看,由于体系压力以及国家对于安全的追求,国家会选择制衡的战略,但在现实中,制衡经常缺位或迟到。受到非传统安全环境影响,地缘战略中分而治之、领土补偿、加强军备、联盟以及平衡手的存在等制衡方式和作用、意义同时发生了变化。细分到网络安全领域,沟通机制的不同、威慑效果不同、行为体的多样、行为判断的困难等特殊性,导致在网络安全领域,国家选择追随或合作将成为更优选择。  相似文献   
908.
汪淑娟  贺志勇 《学理论》2012,(21):7-8,29
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体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发展,就在于提出了科学判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着眼于事关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诸多要素,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尤其要突出"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909.
高校工会作为职工权益的法定"代言人",基本职责是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但在国家主导下的市场化改革中,其"代言人"资格却饱受职工权益诉求的责难,并不得不接受职工群体性的民意检验。在当前国家市场化专营并未得以完成的局面下,高校工会的社会定位依然依赖于国家的观念性和制度性输出。伴随着此种转型前景的日趋明朗,尤其是高校"去行政化"的趋势,高校将来的属性可能更为类似与当前国有企业,届时高校工会的定位也将发生适应性的转变。而这一切的实现将依赖于国家对目前工会"双重受托"属性的制度改造。未来的高校工会应当成为职工权益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910.
“县权公开”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党内民主发展和防治县权腐败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当前“县权公开”改革仍然面临着困境,如怎么追究违犯规定后的责任、如何处理权威与公开的关系等。造成上述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体制制度方面的原因,也有领导干部个人方面的原因。要真正实现“县权公开”,还需要相关部门在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度、改革完善监督制度、规范约束县委书记权力、提高县级领导干部思想认识等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