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3篇
  免费   75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32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68篇
法律   616篇
中国共产党   44篇
中国政治   269篇
政治理论   60篇
综合类   38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1895年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台湾住民被认定为所谓“日本国民”。随着《清国人入境台湾条例》的颁布实施,传统闽粤移民渡台历史进程遭致中挫。日据后迁徙台湾的闽粤民众被称做“华侨”,成为侨居者。此后,台湾社会历史进入以内生性发展为主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62.
侦查假说是侦查人员在侦查破案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侦查假说具有多元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侦查实践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案件的侦破,侦查假说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侦查工作的成败。侦查实践往往围绕侦查假说展开推理和论证。构建侦查假说,需要在时间层次、空间层次和人物层次之间进行综合考量,形成较完整的有关犯罪假说体系的三个支点。  相似文献   
63.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研究品质.他们在理论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刻苦钻研,不懈追求,致力于攀登科学高峰;始终坚持精心研究,严谨治学,力求思想不断深化完善;并且能够做到审时度势,勇于更新,及时调整革命战略方针;做到与时俱进,随时关注新情况,不断提出新创见.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研究品质,为我们在现时期研究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好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借助国家统计局和妇女联合会的调查数据,对比了中国不同性别城镇劳动者在有酬劳动 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分配上的差异特征,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影响女性群体时间选择偏好的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在中国女性城镇劳动力者中,显著存在着“第二轮班”现象,即不仅参与有酬劳动,而且负担了很 大比重的无酬家务劳动。同时,教育、职业和收入等因素对不同性别劳动者时间分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高劲松 《思想战线》2000,26(5):31-35
蒙元统治时期的西北,民族情况复杂,各民族的迁徙对流频繁,民族间的分化与重组相互交叉,政治上的统一与分裂变化无常,中央政府通过亲王出镇、建立甘肃行中书省和行枢密院、设置站赤、打开交通、开展屯田垦殖等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地方与元王朝中央的政治联系,巩固了西部边疆民族地区的统一.  相似文献   
66.
明天启元年(1621),明朝使者单凤翔一行渡海到达日本.单凤翔带来了两年前明朝“浙直总兵”申致日本德川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外交文书,试图就海盗问题与日本德川幕府进行直接交涉.关于这一“浙直总兵”投书德川幕府事件,明朝方面的史料难以考见,日本方面却留有颇多相关记录.但是,关于投书日本德川幕府的王姓“浙直总兵”,日本方面的史料不明其人,迄今为止的先行研究也均未对之做过相关阐释.文章试对该“浙直总兵”做考述,并因以管见当时中日交涉之一端.  相似文献   
67.
《物权法》在我国立法上第一次确立了善意取得制度,但是物权法的规定并没有平息关于善意取得的争论,反而使争论更加激烈。善意取得制度既应适用于动产也应适用于不动产,既应适用于基于权利人的意思而由第三人占有的财产也应适用于非基于权利人的意思而由第三人占有的财产。第三人善意的时间应为一个时间段而非一个时间点。善意与非善意的证明责任应由否认第三人善意的人为之。在善意取得制度下应认定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合同有效。善意取得制度不适用于具有特殊性质的财产,所有权人可以取回,但所有权人应给善意第三人以补偿。  相似文献   
68.
清代台湾南部的鱼塭经营是台湾史研究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本文利用晋江东石蔡氏的家族文献,结合地方史志以及田野调查等资料,对清代东石蔡氏在台湾布袋嘴的鱼塭经营进行纵向考察,同时就此个案反映出的股权经营形式进行探讨。文章认为,清代台湾的鱼塭经营有多种股权形式,一种为长期合股经营,另一种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更为复杂的股权形式,如蔡氏经营的北中横塭就有塭底份(大税)、韫佃份(小税)、现耕塭份,以及承包者再行转髅的堤份等。这些不同层面的权力,既与土地经营有某种关联或类似性,同时也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9.
姚志伟 《北方法学》2014,(1):140-149
清代诉讼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诬告现象的普遍,有"无谎不成状"之说。究其原因,可以理解为在清代特定的司法结构之下,百姓的策略行为与官员策略行为的互动导致了清代诬告现象的泛滥,因之也成为清代司法的"顽疾"。就百姓而言,面对官府的"抓大放小"式的司法管理,选择诬告这一策略行为作为回应,以使案件得到官府的受理和重视。就官府而言,诬告犯罪本应是严厉惩治的行为,却因官员规避审判责任的策略行为而被轻纵,这使得百姓诬告的风险降低,从而鼓励了诬告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70.
元杂剧中负心汉形象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民族压迫的政治原因,包括当时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和元代文人仕途路断的残酷现实;二是传统观念衰落的文化原因。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在元代遭受高压,普通市民常常陷入金钱物欲的诱惑中,人们已不看重恪守伦常。在以上两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当时人们为了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追权逐势,负心易妻现象十分普遍。元杂剧中的负心汉形象,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