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篇
  免费   62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34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450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103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240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During the 1970s, 94 federal district courts implemented two major policy initiatives, Rule 50(b) of theFederal Rules of Criminal Procedure and the Federal Speedy Trial Act, that were designed in Washington to combat delay in the processing of federal criminal cases. Both of these initiatives established a national priority of delay reduction in criminal cases, encouraged local district court planning for delay reduction; established reporting procedures for monitoring local compliance, and provid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quantitative goals for the time to disposition of criminal cases. Neither initiative mandated specific activities for delay reduction; this determination was left to the discretion of local federal district courts.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effectiveness of Rule 50(b) and the Speedy Trial Act by constructing a 150-month time series of three measures of case processing time. A multiple-intervention time-series model found that both of these initiatives contributed to the dramatic reduction in the time to disposition in federal criminal cases. These effects persisted after controls for changes in case characteristics and judicial resources were introduced.Points of view expressed in this research are those of the author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the official position of the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相似文献   
112.
举证时限制度的冷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价值目标上,举证时限制度不仅偏离实体公正,而且不可能真正提高诉讼效率,同时也不能真正体现和实现程序正义.大陆法系国家几乎找不到类似中国举证时限的立法体例,英美法系国家有举证时限,但其是以陪审制和漫长、充分的证据开示为依托的,且设立举证时限、证据开示的真正目的不是在于提高效率,而是发现真实,破除"竞技论"的弊端.如果说我国的举证时限制度是属于外国制度的大胆引入,那么,忽视了其制度背景和功能实质的移植是难以达到立法目的的.  相似文献   
113.
大鼠脑挫伤后巢蛋白表达与脑挫伤经过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ia DM  He GL  Zhou YW  Deng WN  Sun LJ  Dai JP  Liu L  Xu XH 《法医学杂志》2006,22(3):161-164,F0002
目的观察大鼠脑挫伤后不同时间内巢蛋白(nestin)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与脑损伤经过时间的关系。方法利用自由落体撞击大鼠脑挫伤模型,在脑挫伤后不同时间(0.5,6,12h和1,3,7,14,28d)观察nestin蛋白在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及胼胝体表达情况。结果伤后0.5h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及胼胝体nestin阳性细胞表达开始增强,7d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28d伤侧皮质、海马齿状回恢复至正常组水平,伤侧胼胝体在伤后28d仍有弱表达。结论nestin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为法医学推断早期脑损伤时间的指标之一;nestin可作为判断脑损伤是否存在及区分生前和死后脑损伤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4.
精神病犯服刑能力评定量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uang FY  Zhang QT  Lu CR 《法医学杂志》2005,21(3):200-202
目的制订符合中国法律体系的精神病犯服刑能力评定量表。方法根据鉴定实践,结合中国法律,研究者首先创建了称为“精神病犯服刑能力评定量表”的评定工具,然后再回顾性运用该工具,通过诊断性实验,对该工具的信度、效度及实用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该量表同质性信度为0.8779,量表评定与专家评定一致性为0.909,除了阴性似然比为0.0683,其他诊断性指标均大于0.80。结论精神病犯服刑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5.
丢失枪支不报罪的危害行为是过失导致枪支丢失,而不是丢失枪支后不及时报告;不及时报告与严重后果之间并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它既不是危害行为也不是危害结果,而只是一种限制处罚范围之要素;判断是否“及时报告”应着眼于客观上是否在危害后果发生之前的合理时间内报告,而与行为人何时明知或应知枪支丢失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16.
空间形式: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龙迪勇 《思想战线》2005,31(6):102-109
长期以来,叙事学理论对时间问题关注较多,对空间问题着力甚少。在关于现代小说叙事结构“空间形式”的探讨中,其“空间”非指日常生活经验中具体的物件或场所,而是一种抽象空间、知觉空间、“虚幻空间”。只有在完全弄清楚了小说的时间线索,并对整部小说的结构有了整体的把握之后,这种“空间”才能在读者的意识中呈现出来。构成现代小说空间形式的要件是时间,或者说时间系列。小说的空间形式必须建立在时间逻辑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叙事的秩序;只有“时间性”与“空间性”的创造性结合,才是创作伟大小说的条件,也是未来小说发展的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17.
根据公安高等教育规模如何与公安队伍建设与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目的,文章基于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研究特点,结合公安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现状,从公安院校可实现办学规模、公安高等教育需求规模以及教育系统适应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公安高等教育可信规模的概念,探讨了公安高等教育规模与公安队伍建设的适应度、数量特征以及可信规模决策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公安高等教育可信规模的特点体现在办学规模的生产属性、需求规模的效用属性和矛盾转换的自适应属性,从而得出,公安高等教育规模系统是一个非平衡自组织系统,可信规模的量度是高等教育系统运行状态的有效判据。  相似文献   
118.
陈文良 《中国发展》2012,12(1):81-83
摘要:本文简析了“韬光养晦”外交战略的历史与现实,并结合《孙子兵法》的相关论述,指出中国必须全面审视、理解和坚持“韬光养晦”策略,并要正确认识到“韬光养晦”相较于一种手段更是一种价值。该文认为,破除激进主义的简单思维,破除盛世的迷梦,冷静地正视,有效地反击,运用东方文明的智慧,从而最大限度地突破围堵,为国家的和平发展营造最佳的战略环境,才是当前中国外交战略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19.
The purpose of this response is to point out that claims of undue centrism in the MARPOR data are directly contradicted by its use to correct centrism in other leading policy measures including expert surveys.  相似文献   
120.
犯罪均值频率——一种犯罪时间分布的测度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在时间分布方面有其特定规律,常规的犯罪总数或平均数等统计量存在不稳定性、偏差性和数据保密性等问题,不利于犯罪时间分布特征的客观对比分析。犯罪均值频率指标克服了传统时间分布统计量存在的问题,可以用来分析犯罪是否偏好发生于特定的时间内,满足了犯罪时间分布规律分析需求。运用该指标对某市5年内的入室盗窃犯罪在星期日别、月份上的时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入室盗窃在该市3月份和9-12月份表现为高发期,而在周末则表现为犯罪低谷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