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58篇 |
免费 | 7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65篇 |
工人农民 | 60篇 |
世界政治 | 267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25篇 |
法律 | 483篇 |
中国共产党 | 106篇 |
中国政治 | 184篇 |
政治理论 | 795篇 |
综合类 | 44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篇 |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51篇 |
2022年 | 76篇 |
2021年 | 154篇 |
2020年 | 260篇 |
2019年 | 128篇 |
2018年 | 106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22篇 |
2015年 | 130篇 |
2014年 | 206篇 |
2013年 | 397篇 |
2012年 | 173篇 |
2011年 | 114篇 |
2010年 | 105篇 |
2009年 | 90篇 |
2008年 | 95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65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39篇 |
2002年 | 32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7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作为现代城市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商业合规变得日益重要.除了外在讨论商业合规的传统视角,从公司内部视角讨论“在什么条件下”商业合规更容易、更可能实现的内在驱动机制,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两个研究小组围绕商业合规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商业合规研究的最新动向,探讨了如何建立商业合规的“高效认知界面”,提出了一种公司更... 相似文献
142.
转变治理理念 构建和谐社区——试析社区治理中的居民参与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区治理的主体既包括政府部门,也包括社区自治组织和居民个人。在以往的社区治理模式中,都过分强调政府的作用而忽视了居民个人对社区公共政策的参与,这就造成了当前我国城市社区中居民参与水平低下、参与机制缺乏的状况。因此,采取积极稳妥的政策措施,转变政府治理理念,改进治理模式,全面理顺政府与社区关系,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创造有利条件,大力构建和谐有效的社区治理体系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3.
中国的基层执法深受政治体制和社会生态的影响和塑造,"治理空间"可以同时容纳这两种因素,是理解中国基层执法的新视角。乡村治理空间为基层执法提供具体场景,其"拥挤社会"特性和"权力分散"特性,严重制约着基层执法能力。空间区域化机制通过建立综合治理(执法)体系,实现了执法机构的统合和区域化;通过将村级组织、村干部、网格员等纳入执法体系,实现了执法空间的分界和局部化;通过对时间和资源进行情境化配置,实现了时空分区。区域化机制重构着乡村治理空间,回应了基层执法权薄弱和执法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再造基层执法,提高了基层执法效度。 相似文献
144.
张清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0,(2):45-53
健全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着力推进基层直接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通过开展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探索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面对地方治理需求侧(社会公民的期望)与地方治理供给侧(地方政府能力)... 相似文献
145.
在我国社区治理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在参与治理过程中面临着碎片化困境,主要表现为治理主体的碎片化和治理过程的碎片化。治理主体碎片化分化为内部碎片化和外部碎片化,治理过程碎片化表现为整体过程碎片化和具体过程碎片化。导致社区治理碎片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多元治理主体的错位及协动不足。在未来的社区治理中,可以参考日本的社区协动治理机制,明确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角色定位,完善社区多元治理主体协动治理机制,以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46.
近几年来,网络问政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读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它使得政府与民众的信息交流更加透明顺畅,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网络问政作为信息社会的一种新生事物,对我国行政管理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网络问政在我国政府管理工作中已经开始运用,但是其发展还存在一些现实困境,如网络法律缺失,问政缺乏保障;网络监督缺位,问政信息不安全;网络社会虚拟,问政者身份识别缺失;网络舆情泛滥,问政信息真假难辨等。为此,必须找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从而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7.
Sex,Statistics, Peacekeepers and Power: UN Data on Sexual Exploitation and Abuse and the Quest for Legal Reform
下载免费PDF全文

Kate Grady 《The Modern law review》2016,79(6):931-960
The UN Secretariat provides annual statistics on allegations of sexual exploitation and abuse made against peacekeeping personnel, with reduced numbers of allegations leading to claims of success for the UN's ‘zero tolerance’ policy.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use of data as ‘technologies’ of global governance, to examine the function that these annual statistics serve for the UN and the impact that they have on calls for legal reform. Thus far, the statistics have attracted little academic appraisal. Yet, they have been used to establish the UN's authority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sexual exploitation and abuse, diminishing the space for critique of UN policy and undermining the quest for improved legal arrangements. 相似文献
148.
149.
监视,作为一种全球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起源于现代资本主义形态和官僚制实践的增长。现代监视理论是资本主义企业、官僚组织、民族国家、机器式的工艺和新型社会连带发展的自然产物;后现代监视理论则是关于以科技为基础的、以身体为监视对象的、日常的和普遍存在的监视的理论。由边沁和福柯所解释的、与监狱和规诫理念相关联的全景监视范式受到新的社会现实和监视理论的挑战。以风险社会管理为背景,治理可以作为监视研究的一个新路径。 相似文献
150.
在过去的近十年中,我国的公共图像监视在政策、项目及资金等支持下得到迅猛发展。在我国特定的政治与社会背景下,公共场所图像监视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呈现出政策创议、项目推动的发展历程。在法律治理和回应性法制视角下,公共图像监视法律治理是对公共图像监视实践的法律回应。目前,我国已初步构建起涵盖宪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律文件、公共安全技术防范法律文件、具体领域法律文件以及公共场所图像监视法律文件等公共场所图像监视法律治理的体系,但该体系仍然存在急需健全和完善的层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