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1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is paper seeks to understand why the United States treated Japan and Korea differently in the revisions of bilateral nuclear cooperation agreements. On the sensitive issue of grating its allies the rights of developing enrichment and reprocessing (ENR), the United States did so for Japan in the 1977 and 1987 revisions, but did not for Korea during the 2015 revision. For the great power as a supplier state, there are two factors affecting the decision: policy-makers’ concern about alliance management prior to the calculation of security outcome, and firms’ commercial interests. In order to avoid damage to the US–Japan alliance and to maintain Japan's complementation for the US nuclear industry, Washington granted the rights of ENR to Tokyo. In contrast, because of its confidence of managing the US–Korea alliance and partly because of incompatibility of commercial interests between the two, Washington did not grant the rights to Seoul at the 2015 revision.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cases, this paper underscores a need to alter the power projection theory regarding nuclear proliferation by explicating the alliance management as the ex ante element of power projection and by accounting for commercial interests such as fuel sale and technological partnership.  相似文献   
72.
行贿罪"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贿罪中的"谋取不正当利益"包括非法利益和采取非法手段获取的不确定利益,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与法律、行政法规不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等,是判断利益正当与否的法律依据.学界存在"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取消说和保留说的分歧,但是"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限制了行贿罪的成立范围,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价值,有利于集中司法资源治理受贿犯罪,因而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不宜取消"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  相似文献   
73.
74.
从最初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到现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演变,体现出发展的视域从外在于人的"物"回归到人的好生活。因为,没有人的好生活就没有社会的形成和存在。人的好生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而且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因此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准。人的好生活不是荣誉和财富,而是灵魂合于德性的实现活动。  相似文献   
75.
江泽民同志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强化了爱国统一战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适应形势的发展,对党的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基本要求和范围对象赋予了新的内容,丰富和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  相似文献   
76.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继承,又根据新情况,充实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在继承中有了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现实意义;指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与自然矛盾的认识根源;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曼为具体的实现途径,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进程做出了切实努力。  相似文献   
77.
常磊 《时代法学》2009,7(3):61-66
刑民分界是近年来我国法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实践中,多数案件都可以明确地界定为刑事案件或者民事案件。但是,对于那些处于刑事和民事边缘“模糊地带”的案件应当如何处理,是司法机关面临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78.
柯岚 《法律科学》2009,27(6):3-13
告密者案件不是一般意义的疑难案件,而是一个“根本性的疑难案件”,其中不仅牵涉到法律解释的争议,也牵涉到对法律合法性的争议。德国法院对告密者案件的真实裁决是审慎严谨的,比起哈特的方案,这些裁决更合于法律实证主义忠于法律的宗旨。拉德布鲁赫和富勒对这个案件的建议都比哈特方案更好,哈特方案并不能回避恶法非法的问题。纳粹统治时期司法沦为犯罪工具,法官丧失良心自由,这是现代社会真实的合法性困境。  相似文献   
79.
佘祥林冤案又一次使司法的公正问题成为人们强烈关注的话题。刑讯逼供,有罪推定,先定后审,违法办案等司法中的痼疾无疑是导致司法不公、造成冤案的直接原因。而这些司法痼疾难以根绝。乃因为现实的权力结构和体制上的弊端为其提供了生存的土壤。实现司法公正不仅有待于司法制度在立法上的进一步完善,更需要政治文明和公权领域的法治建设为司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司法摆脱权力场中个人功利和超司法的游戏规则的纠缠,获得完全独立、中立、公正的品格。  相似文献   
80.
针对2009年3月5日颁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无正本提单交付货物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简称《无单放货规定》)第3条关于对承运人无正本提单放货责任属性的定性以及第11条和第13条关于无正本提单放货人和无正本提单提货人责任承担方式的规定,采用剖析承运人在目的港交付货物所处的法律地位和动态物权进入流通领域的法律特征的方法,在分析和论证后指出:首先,承运人依据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约定和法律规定,在不改变承运人的法律地位和不免除承运人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义务的前提下,在卸货港向收货人交付货物的问题上是处于卖方托运人交货代理的法律地位,承运人虽未凭正本提单错误放货,并应对无单放货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但因承运人无单放货不具有法律规定的侵占或损害他人财产权的侵权特征,故承运人无单放货只构成违约,而不能构成对提单持有人物权的侵害。《无单放货规定》第3条将其规定为违约与侵权责任竞合,缺乏事实依据。其次,当具有财产权的货物进入流通领域以后,在货物交易合同没有解除的情况下,该财产即货物作为交易的标的物,在合同相对人之间只表现为债权的相对财产。虽提货人未付款,在货物所有权未发生转移时仍占有货物,但该行为依法只构成不当得利,而不能构成对提单持有人物权的侵害。《无单放货规定》第11条规定由承担违约责任的承运人与承担返还不当得利的提货人承担连带责任,缺乏法律依据。最后,在提货人与提单持有人达成付款协议以后,该行为依法应是提单持有人对交货代理人即承运人超越代理权无单放货行为的追认,由此依法应免除承运人无单放货的违约民事责任。《无单放货规定》第13条规定仍不免除承运人民事责任,与民事代理法律制度不符,且损害了承运人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