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6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99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4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ABSTRACT

The selfi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publicized, criticized, and debated visual phenomena of our time. However, formulating a definition of the selfie is not straightforward, as visual clues – be they representational or compositional – alone are not sufficient for identification. Recognizing an image as a selfie, rather than a portrait, often requires viewers to interpret the image in relation to the technological and sociocutural context in which the photo was taken and shared.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that have shaped the evolution of the selfie as a visual genre. Central to our discussion is the premise that the selfie is not simply a genre for self-representation, but means of generating various perspectives: that of the selfie maker, the represented visual participant, and the viewer identification. This unique perspective-generating affordance of the selfie is both facilitated and constrained by the various technologies involved in selfie practices. On the one hand, the technological and physical constraints of the smart phone camera give rise to a specific form of “distorted” look which makes certain types of selfie possible. On the other hand, social media platforms facilitate the sharing of selfies, which results in increasingly stylized and creative ways in which perspectives of the self can be represented, negotiated, and, in the case of selfies manipulated via apps, augmented.  相似文献   
172.
利用Photoshop制作原物大照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通数码相机,由于其镜头不能拆卸,因此,无法按传统(胶片)的照相方法进行原物大照相,制作原物大照片。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不仅能将普通数码相机拍摄的图像制作成原物大照片,而且还可同时改善图像质量,制作直接扩大照片,在物证检验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3.
数码相机在痕迹物证照相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痕迹物证照相是痕迹检验的重要一环。使用数码相机进行物证照相,痕迹检验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行拍照曾经由专业技术人员拍照的物证相片,这对于提高检验效率和检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基层痕迹检验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着重研究如何使用消费级的数码相机拍照微小的痕迹物证。  相似文献   
174.
交通事故现场照片是为了体现和反映交通事故的直观状况、记录现场、提取痕迹而拍摄的图像。与使用传统相机拍摄相比,使用数码相机拍摄现场照片同样具有法律效力,而且使用更方便、可以减少基层单位的行政费用,为交通事故处理信息化、一体化奠定基础。因此,可以推广使用数码相机拍摄交通事故现场照片。  相似文献   
175.
AIM:To assess the feasibility and utility of double balloon enteroscopy(DBE)in the management of small bowel diseases in children. METHODS:Fourteen patients(10 males)with a median age of 12.9 years(range 8.1-16.7)underwent DBE; 5 for Peutz-Jeghers syndrome(PJ syndrome),2 for chronic abdominal pain,4 for obscure gastrointestinal (GI)bleeding,2 with angiomatous malformations(1 blue rubber bleb nevus syndrome)having persistent GI bleeding,and 1 with Cowden‘s syndrome with multiple polyps and previous intussusc...  相似文献   
176.
李秀芬 《现代法学》2001,23(3):111-115
视听资料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诉讼证据。在整个证据体系中 ,视听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视听资料的运用将更加普遍。但是 ,在司法实践中 ,视听资料的收集往往受到很多限制。尤其是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 ,常常曲解法律条文 ,限制当事人对视听资料的运用。为此本文着重阐明合法的视听资料的构成要件 ,以及收集视听资料的合法渠道和方式 ,以期扩大视听资料的适用范围 ,促进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177.
视听资料作为一种独立的诉讼证据种类 ,其合法性取决于制作、收集与证据合法性三者之间的结合关系。对视听资料的采信应采取“真实采信例外”的原则 ,对侵害被监听人合法权利之外的视听资料 ,应由法官自由裁量。  相似文献   
178.
书写材料的无损检验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运用显微分光光度仪、文件检验仪和傅立叶变换拉曼光谱仪三种方法,分别对在中国市场上收集的不同厂家、牌号、型号的35种黑墨水、20种蓝黑墨水、22种蓝墨水、49种黑色墨水笔、30种蓝色墨水笔、45种黑色圆珠笔、和50种蓝色圆珠笔等七组样品进行非破坏检验。结果表明:(1三种非破坏检验方法都能单独对七组样品进行不同程度的鉴别,区分率在50%—94.4%之间;(2)三种方法联用后对黑墨水、蓝黑墨水、蓝墨水、黑色墨水笔、蓝色墨水笔、黑色圆珠笔和蓝色圆珠笔的区分率可分别提高到93.4%、97.3%、99.1%97.2%、97.2%、95.6%和91.8%。通过三种非破坏检验方法的联用,证明它们之间有较强的互补性,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检验效应,可建立系统的非破坏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9.
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人防、物防、技防"系统的建立,技术方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其中视频监控系统作为技术防范的主力军更为大家重视和应用,对于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也多有研究。但究竟视频监控系统是否起到了所描述的作用,或者在多大程度上起到了这些作用,也应该纳入研究视线;为了使资金投向更为准确,视频监控安装更加理性,视频监控应用评估体系的建立对于上述问题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0.
交通肇事逃逸案件日趋增多 ,如何及时、正确处理此类案件 ,准确判断事故责任 ,严惩肇事者 ,其关键是取得证据。司法物证鉴定技术为取得证据 ,提供了坚实可信的科学依据 ,也是案件处理的最佳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