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394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45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5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61.
犯罪均值频率——一种犯罪时间分布的测度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在时间分布方面有其特定规律,常规的犯罪总数或平均数等统计量存在不稳定性、偏差性和数据保密性等问题,不利于犯罪时间分布特征的客观对比分析。犯罪均值频率指标克服了传统时间分布统计量存在的问题,可以用来分析犯罪是否偏好发生于特定的时间内,满足了犯罪时间分布规律分析需求。运用该指标对某市5年内的入室盗窃犯罪在星期日别、月份上的时间分布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入室盗窃在该市3月份和9-12月份表现为高发期,而在周末则表现为犯罪低谷期。  相似文献   
162.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是与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新时期适应我国反腐败斗争形势的需要由刑法规定的一个新罪名,虽然该罪在司法实践中发挥了很大作用,但其问世后逐渐成为遭诘难最多的刑事法律条款,至今该罪的诸多方面既存在理论上的分歧,也面临实践中的考验,因此还期待立法上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3.
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之包庇行为只能是出自故意 ,而纵容行为则可出自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本罪并不以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明确认识到对象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活动为不可缺少的条件。只要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是包庇、纵容犯罪的人 (包括犯罪组织及成员 )的违法犯罪活动 ,便构成本罪故意所必需的认识因素。  相似文献   
164.
性犯罪案件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猥亵儿童等性犯罪是严重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被害人多为妇女、儿童。这类犯罪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精神损害巨大,而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物质损失。根据现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只能就物质损失要求赔偿,法院对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不予受理。本文围绕性犯罪案件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及其赔偿问题展开论述,对目前刑事诉讼立法限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做法表示了不同意见,目的在于引起立法机关、审判机关对这类案件被害人权益的重视,进而完善立法,将被害人的精神损害尽早纳入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165.
司法会计技术作为查办经济犯罪案件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公安司法机关的重视.本文从我国司法会计技术的发展现状入手,分别对运用司法会计检查技术和鉴定技术的策略提出可操作性意见,以便更好地发挥司法会计技术在查办经济犯罪案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6.
近年来,我国暴力犯罪的数量不断增多,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监内押犯中暴力型罪犯所占的比例日趋加大,已成为影响监管安全的主要隐患。加强对暴力型罪犯改造特点及对策的研究,对提高改造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7.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流动人口犯罪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文章通过对辽宁某些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状况的分析,阐述了流动人口犯罪对辽宁社会经济、管理、治安、文化的影响,以期达到抑制流动人口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8.
信息犯罪是信息社会的产物,由于我国侦查技术的局限和法律规定的滞后,信息犯罪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制约。本文就研究信息犯罪的必要性、信息犯罪的防范应该主要依靠法律,还是依靠技术手段以及刑法在防治信息犯罪中的作用、相关立法的完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9.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是我国现行刑法所规定的新型犯罪之一,它以持有作为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行为表现方式,不同于传统上以作为和不作为行为表现方式的犯罪.在法理上,以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为例,研究刑法上持有的构成特征、持有型犯罪的构成,认定持有型犯罪应坚持的原则及司法实践中处理持有型犯罪与相关罪的吸收、牵连、想象竞合、数罪并罚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采取的具体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0.
青少年犯罪预防问题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更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所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途径应从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