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探索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党在一定的世界环境和时代背景中、在世界视野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和我国发展的互动关系,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统一起来,把中国特色与国际视野统一起来。具体来说:(1)根本路径选择:追求现代化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内在统一;(2)拓宽认识视阈:放眼世界大势与立足中国实际的有机统一;(3)文化精神支撑:借鉴人类文明与弘扬中华文明的有机结合;(4)灵活策略应对:接受国际规则与独立自主、发挥能动性的统一;(5)科学战略运筹:善于扭住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的充分结合。  相似文献   
32.
拓宽干部教育培训国际化视野,借鉴和吸收世界先进的培训理念和经验,是提高干部教育科学化、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结合作者在法国国立行政学院访问学习的体会和认识,结合法国国立行政学院公务员培训的实践和经验,就拓展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国际化视野,从“培训”的视角进行了借鉴、分析和比较思考。  相似文献   
33.
进入新世纪以来,公安法制建设长足进步,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契合了社会公众对公安法制化的价值期盼。但相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滞后性,使得公安法制建设必须紧扣道德伦理视角,印证社会公众对公安法制建设的伦理反思,结合新时期法制化进程所要解决的问题,做出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4.
Studie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persuasion typically focus on deliberately persuasive communications of political actors. Contemporary rhetorical theories suggest the importance of rhetorical examinations of a range of communications not normally considered rhetorical/persuasive, including media news reports. Bormann's fantasy‐theme analysis is a rhetorical‐critical method that allows critics to discover the rhetorically created social realities of groups of people through detailed examination of their communication behavior. The method is particularly suited to discovering the motives of social actors who share social realities or “rhetorical visions.” Applied to U.S. print media coverage of the Iran hostage crisis, fantasy‐theme analysis reveals the motives that urged journalists to give the episode massive coverage, that urged Americans to become preoccupied with the episode, and that urged Americans to vote out an incumbent president. Thus, the study reveals the tremendous persuasive impact of “objective” materials like news coverage on electoral politics.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频率条件下,扫描图像视觉诱发电位(sweep pattern visual evoked response,SPVER)视力的变化。方法受试者分为低视力组(71眼)与高视力组(92眼),应用一组空间频率进行刺激,时间频率分别为8.5、10、15、20Hz,根据测得的SPVER视力与主观视力比较,判断不同时间频率条件下测得的SPVER视力的准确性。结果在低视力组,应用该组空间频率,其SPVER视力与主观视力相关性较好;在高视力组,SPVER视力出现低估。在两组中,当时间频率均为10Hz时,SPVER视力与主观视力相关性较好。结论应用SPVER检查时,时间频率对检查结果有影响,法医学鉴定时应当重视时间频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36.
为了进一步提高犯罪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审视犯罪心理学的学科自身。通过对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相关学科、学科联系等的理论分析,提出单学科视野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而犯罪心理学应确立跨学科视野。心理学理论与刑事法学理论是犯罪心理学跨学科视野的两大主干。心理学理论是犯罪心理学的依托和基础,是犯罪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源头,目前如何处理好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树立整体的心理观和发展的心理观明显存在着不足;同时,应加强社会心理学的元素。具体的应用领域的性质,决定了刑事法学对犯罪心理学的跨学科视野的重要性,这种跨学科视野要遵循法律的规范性,从应用领域的发展获得学科发展的动力。跨学科视野要求广阔的知识背景,包括来自生活和实践的经验或启迪。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在跨学科视野下,不应该是划一的模式,可能会是多元的模式,具有多重选择和多重未来。  相似文献   
37.
用一般照相方法提取圆柱型客体上的指纹容易产生变形,给指纹的比对认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采用计算机数字图像技术,用Photoshop中的变形滤镜对提取的指纹进行处理,可以使指纹的变形得到精确的校正,方便了比对认定。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索法医学鉴定中运用对比度视力方法鉴别被鉴定人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的价值。方法根据前期对比度视力与投影仪视力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收集正常志愿者166眼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投影仪视力与100%、25%、10%视标对比度下的对比度视力,获得不同投影仪视力水平与以上视标对比度下相应的视力95%容许区间;收集眼外伤被鉴定人64眼,根据其100%对比度视力值是否在相应对比度视力的容许区间内,分为A组(初步排除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与B组(疑有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组)。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投影仪视力检测值≤0.3以及0.4~0.7组的受检眼,在不同对比度视标检测下,A、B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投影仪视力检测值≥0.8组的受检眼,在不同对比度下,A、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被鉴定人受伤眼的投影仪视力在0.8以下,可加测对比度视力。参照投影仪视力对应的对比度视力容许区间,当受检眼对比度视力值在容许区间以外,应考虑其存在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  相似文献   
39.
谢根成  魏林 《河北法学》2005,23(3):12-20
对于犯罪构成理论的整体性把握,应以犯罪构成具体要件的确定为切口,从犯罪构成的概念入手,在犯罪构成理 论的历史形成、体系的中外比较、现实的运用状况、指向的哲学反思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整体性把握。在这一整体 视野下,可以探视到我国传统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之一部分即犯罪客体理论之体系结构的繁冗、功能发挥的混淆和 作用产生的空置等诸多方面的缺陷、矛盾与不足,从而明确改造传统犯罪构成理论的方向之一即传统犯罪客体理 论。对于犯罪客体理论的改造,则从其定义入手,将其重新定义为法益,并置挪到犯罪概念下去研究,使其重归原 位;同时,将犯罪主体要件与犯罪主观要件相合并,从而将传统的犯罪构成四要件说改造成为二要件说,以进化完 善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以法益作为犯罪客体的实质内容,则有消除体系混乱、统合刑法作用、指示理论方向、符 合时代精神等诸多"社会关系"说所不可比拟的优越处。  相似文献   
40.
王晓 《北方法学》2010,4(2):17-28
法律论证要证成结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重要的是对前提的考量。法律论证往往重视对大前提即法律规范的论证,而忽视了事实命题。事实命题恰恰是整个法律论证的基石,而因果关系又是事实命题的核心部分。在法律论证中,不仅需要厘清事件与结果之间的某种联系,而且需要得到法律命题与事实命题结合得出法律结论所蕴涵的逻辑关系之确信。在事件与结果的关联中,行为作为法律因果关系的异常条件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但是法律中由行为作为核心构成的事件与结果的因果关系只是基础关系,另外还存在责任成立逻辑关系和责任范围逻辑关系。故在进行法律论证时,建立一种基础融贯和类型的方法来论证法律因果关系是极为必要的。同时,在法律论证中对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予以区分,形成一种基于因果关系和逻辑关系的因果观,是保证结论可接受的基本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