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61篇
各国政治   70篇
工人农民   67篇
世界政治   10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8篇
法律   200篇
中国共产党   58篇
中国政治   146篇
政治理论   259篇
综合类   28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61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以区别于其他学者的角度从诉讼程序的公平性、当事人的充分参与性和对尊严的充分尊重性三方面对诉讼程序的正义标准进行粗浅分析 ,从而提出公平、参与、尊严是诉讼程序获得正义的三个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62.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圆明园铺膜事件为契机,在全国范围掀起的环评风暴,加深了公民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认识.对比欧美国家,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3.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有其自身的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作为教育者来说,应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扩展大学生的参与渠道,提高其政治参与水平,以推动我国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64.
网络时代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参与意识明显增强,对居高临下的说教式教育容易产生抵触,而主体参与性不强正是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所以,必须完善主体参与机制,建立多种学生党员参与的实践平台及信息反馈评价机制,形成良性反馈机制,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公众参与的意识逐渐强烈,公众参与的制度构建却存在明显不足,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学界对公众的角色与范围问题并未形成共识,也缺乏深入探讨。公众参与的制度完善需要对公众参与的主体进行认真厘定,对公众参与中的组织化倾向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66.
从长远来看,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会带来公民政策参与的扩大。而从理论与现实考量,不适度的政策参与带来失序和无效,只有适度的公民参与才有利于政策过程的顺利实施。而这种适度的把握来自于公民政策参与,政府权威与公民权益的权衡,权衡的真正本意在于追求公民政策参与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7.
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管理一直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工作。本文以新推出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为出发点,回顾了我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历程,揭示了我国现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公民参与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评估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8.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是政治现代化进程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传统政治体制的影响和社会转型时期诸多矛盾的制约,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在不断完善的同时,还存在许多现实问题.要针对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有效举措,扩大和完善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69.
在西方政治学研究中,政治疏离感是一个长期得到重视的话题,西方学者普遍认为政治疏离感会影响政治的稳定性,从而过分强调了其反政治性。然而,在非西方社会尤其是中国,分析政治疏离感形成模式上的多样性和其文化基础却是需要研究的重点。笔者基于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公民意识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中国公众的政治疏离感主要受到性别、教育、政治涉入、政府评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相对于传统的物质世界,网络社会是一个全新的、数字化的社会。当代中国青年的政治参与在这两个社会形态中,呈现出消极冷漠和积极主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势。对青年政治参与的两极现象我们应该有客观的、清醒的、辨证的认识,以引导青年追求适度的、与政治制度水平相适应的政治参与,这不仅取决于青年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也有赖于政治体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