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48篇 |
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78篇 |
工人农民 | 25篇 |
世界政治 | 81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456篇 |
法律 | 186篇 |
中国共产党 | 47篇 |
中国政治 | 293篇 |
政治理论 | 90篇 |
综合类 | 3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194篇 |
2013年 | 123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92篇 |
2009年 | 70篇 |
2008年 | 88篇 |
2007年 | 92篇 |
2006年 | 88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89篇 |
2003年 | 67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14年初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美欧关系降到冷战结束后的最低点。但是,具有战略忍耐力的俄罗斯调整对外政策,先是在叙利亚战场打开局面,接着在2019年与美欧的关系也出现缓和。俄美领导人举行会晤,两国外长互访,两国开始就是否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进行谈判。同时,俄美在军备竞赛、地区冲突、人文限制等领域的争斗依旧激烈。随着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临近,通俄门阴影是否可能再度影响俄美关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俄与欧盟关系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双方都有改善关系、加强合作的愿望。乌克兰问题是影响俄欧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2019年乌克兰总统选举后乌俄关系出现某些松动与对话端倪,这将使俄欧关系在2020年继续朝着缓和与合作的方向发展。美国对俄政策调整对俄中关系也许会产生某种影响,但是对整个俄中关系不会发生大的作用。俄乌关系打破僵局、俄欧加强合作则符合中国的立场和利益,中国乐观其成。 相似文献
42.
"9·11"事件后东盟反恐合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为了配合美国在全球反恐的战略需要,以及出于东盟自身反恐和寻求安全的需要出发,东盟成员国之间,东盟与美、中、澳等大国之间,开始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恐合作.但由于受到宗教、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东盟联合反恐成效不明显.本文主要分析"9·11"事件后美国与东盟反恐合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Tracey German 《Central Asian Survey》2012,31(2):137-151
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South Caucasus as a distinct regional unit is a relatively new development. Notwithstanding geographic proximity, the three states of the region face different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alities, precipitating different strategic orientations. Conflicting dynamics complicate relations between states and serve to undermine efforts, both internal and external, to establish a sense of regional identity and advance inter-state cooperatio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concept of a distinct ‘South Caucasus’ region is an externally generated, geographical label, which implies a certain degree of unity and 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that does not exist. The three states may be geographical neighbours, but they are not ‘good neighbours’, as the complex web of enmities that has developed over the centuries means the three states tend to look externally to ‘distant relatives’, undermining both regional cohesion and awareness. 相似文献
44.
论刑事法律全球化时代的"国民不引渡"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刑事法律全球化日趋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的今天,如何有效地进行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消除合作中的羁绊,已经成为国际刑法需要认真探讨和研究的重大课题.从保护本国国民的利益出发,不将在外国犯罪的本国国民交给外国审判,或者不让本国国民在异国他乡的监狱中服刑,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国家的做法.但是"国民不引渡"给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了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新形势下采取新的立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5.
全球化视野下的反腐败国际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腐败现象已成为许多国家共同关注的一种国际公害。腐败犯罪越来越呈现出复杂化、有组织化、国际化的趋势。面对日益突出的外逃、外流、外失潮流,加强打击跨国腐败犯罪合作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应从从全球化的视角,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场域下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内在价值和外在要求,进而完善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46.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资产追回机制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完善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 ,它包含了大量的刑事司法规定 ,其中核心部分是资产追回机制 ,而这方面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很欠缺。为了加强反腐败的力度以及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 ,有必要参照《公约》对我国刑事诉讼法作相应的修改 ,以期更好地开展反腐败的国际合作 ,最大限度地追回腐败犯罪所得。 相似文献
47.
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之一,正在全球范围内展开,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本文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法律环境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以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8.
JUSTICE TANKEBE 《犯罪学》2009,47(4):1265-1293
Recent criminological emphasis on the salience of normative concerns, such as procedural fairness and legitimacy, in understanding public law‐abiding behavior has been based on evidence from Anglo‐American studie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se issues in the African context based on general survey data from Accra, Ghana. The results show a lack of empirical validity, in the Ghanaian context, of the Sunshine–Tyler legitimacy scale.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public cooperation with the police in Ghana is shaped by utilitarian factors such as perceptions of current police effectiveness infighting crime. It is argued that the importance of perceived police effectiveness to public cooperation is a result of police legitimation deficits and the public's alienation from the Ghana police, which in turn are traced to the colonial history of the police and current poor police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49.
省直管县改革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而进行的行政层级调整,对于破除市管县体制藩篱、激活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提高行政效率具有重大意义.实践中,市县科层结构"交错纠缠"、省级政府管理幅度偏大、市县资源依赖关系受到冲击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省直管县改革的推进,导致改革的政策红利未能充分释放.应从增加省直管县试点数量、推动... 相似文献
50.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公私协力的表现,是担保国家理论在行政法中的具体化。透过担保国家理论、公私协力背景分析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行政法属性,政府保证责任作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责任转型,有其宪法渊源与民事责任阙如的现实需求。基于保障社会公众以合理的价格持续、均等地获得质高价优的公共服务之目的,政府保证责任可以类型化为监督责任、管制责任、接管责任,其内容体现为保证有限竞争、质量与价格供给、持续与均等供给以及公共服务的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可以通过行政规制、契约治理及信用监管等措施,促进政府保证责任的最终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