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33篇
综合类   7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英国逐步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的以证书课程为本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包括以在职人员为主兼顾16-19岁青年的非全日制授课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以14-19岁青年为主的、全日制授课的、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相对应、与普通学术资格相衔接的普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其“三明治”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核心能力培养、突出课程实用性的特色,值得我国高职院校办学实践中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52.
近五年来广东冰毒等新型精神类毒品犯罪发生了新变化,如何解释这一阶段性变化,合理预测广东此类犯罪的发展趋势,进而提出相关对策,其理论与实践意义颇大。借助犯罪场与市场犯罪的理论框架,解读广东经验,无疑会加深我国与此类犯罪作斗争的长期性认识。  相似文献   
53.
在天人之辨这一主题中,局限于对庄子哲学作客观自然义理解,遮蔽了其心性理论及其道德哲学主旨,即如何合乎人性化生存这一存在论与价值论问题。理解庄子的心性秩序建构需要把握其双重规定性,即德-道理型与自然-自由,前者构成心性秩序的本体性规定,后者则是庄子建构心性秩序的实践理性原则。在这样的理解中,自然与道德、个体性与普遍性、生命个体与伦理实体的关系及其内在张力获得伦理道德精神与心性秩序的精神还原。基于本体与现象的区分对自然与自由关系的探讨,庄子不仅深刻反思了人的道德存在本质从而呈现其存在论价值视阈,而且由对自然心性与现实人伦的深刻审察进一步敞开社会伦理向度这一重要的实践领域,探讨自然秩序与道德价值、自然心性与历史道义之间的关系,由此获得审视现代理性道德价值这一深刻的现代性论域。  相似文献   
54.
Individual business is a business entity system created in the practi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It is the largest market entity in China, and its vitality lies in the "family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ociety. Although individual businesses have been confirmed by law at all levels, they still have transitional and non-normative doubts. In some places, individual businesses have been transformed into enterprises. Individual businesses take advantage of the natural credit bond, low cost of organization and coordination, and are targete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which is conducive to absorbing employment and balancing wealth, easy to disperse and digest business risks, and ha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the low-end market. In a normal market, the rational choice of the parties concerned should be respected,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the market should be adapted, the complete ecology of market subjects should be maintained, and the reform of individual enterprises should be prudently implemented.  相似文献   
55.
In this article, I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District 9 reflects South Africa’s current socio-political transition through the problemat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film’s eponymous slum and its impoverished inhabitants as well as its protagonist, Wikus van der Merwe. Drawing on Giorgio Agamben’s influential ideas of biopolitics, I demonstrate the ways in which the film provides a compelling critique of the effects of neoliberal capitalism on post-apartheid transition and South Africa’s complex geopolitical landscape. In this regard, I analyze how the slum figures as a “zone of indistinction” wher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forces combine to produce the paradoxical conditions in which impoverished South Africans are included in a democratic social contract, but are simultaneously excluded from the socioeconomic benefits that it promises.  相似文献   
56.
"两山"理论一方面,它破解了经济和生态互斥的局面,为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平衡点;另一方面,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所探寻的人与自然关系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目前,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公共卫生事件等接踵而来,"两山"理论蕴含的方法论,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构建,有助于人类进一步理解"两山"理论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57.
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进一步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预期目标。扫除上述“四风”需要采取认真抓好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学习、宣传、教育工作、严格遵守执行党中央“八项规定”、实行决策民主化、加强民主监督、改革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健全制度体系等对策。  相似文献   
58.
中国式过马路问题是中国目前一大社会顽疾,问题的实质在于路权之争,但并不是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路权冲突的双方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即行人与机动车驾驶人互动过程中因为存在着对交通规则、平等、人权、执法者与司法者的倾向性等问题认识的某种信息不对称——认识偏差,才会出现社会交通领域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促使正确信息对行人的影响,即纠正行人的意识,才是根除“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59.
道与中国法律传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大轩 《现代法学》2004,26(2):54-61
“道”是先秦道家提出的且在历史上运用十分频繁的一个哲学概念 ,讲求“天人合一” ,强调自律、内控 ,约束人欲的膨胀 ,以维护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秩序 ,自由思想、权利意识无所由生。法律制度在“道”的指导下 ,形成“道法”传统 ,沿着三个路径变化、发展 :从政治属性上 ,法作为政治的附属 ,走上专制法统的路子 ;从传统法制的内容上 ,走上轻权利重义务的义务本位的路子 ;从法律体系的构织上 ,走上法网宽疏的路子。“道”成为中国古代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60.
个体工商户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经营主体制度,是我国数量最大的一类市场主体,其生命力在于契合中国社会的“家文化”特色。个体工商户虽然得到各级法律确认,但存在过渡性、非规范性疑惑,有些地方推动“个转企”。个体工商户利用天然信用纽带,组织协调成本低,针对性满足市场需要,利于吸纳就业和均衡财富,易于分散和消化经营风险,在低端市场中具有竞争优势。在常态市场中,应该尊重当事人的理性选择,适应市场的层次结构需求,维护市场主体的完整生态,慎重推行“个转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