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129篇
  免费   372篇
  国内免费   45篇
各国政治   685篇
工人农民   1374篇
世界政治   22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28篇
法律   13709篇
中国共产党   17181篇
中国政治   23706篇
政治理论   4557篇
综合类   5582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603篇
  2022年   870篇
  2021年   917篇
  2020年   938篇
  2019年   395篇
  2018年   220篇
  2017年   396篇
  2016年   591篇
  2015年   1167篇
  2014年   4958篇
  2013年   4180篇
  2012年   5081篇
  2011年   6898篇
  2010年   7877篇
  2009年   7830篇
  2008年   5368篇
  2007年   4578篇
  2006年   4742篇
  2005年   2838篇
  2004年   2840篇
  2003年   2403篇
  2002年   2000篇
  2001年   1378篇
  2000年   703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98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严敏 《新民周刊》2022,(3):80-80
2021年美国确实拍了不少音乐片(歌舞片),如斯皮尔伯格为了圆自己的童年梦而砸1亿美元翻拍了经典之作《西区故事》,但首映周末3天,2820家影院上映,却只拿到10507万美元票房,这标志着好莱坞音乐片的没落和斯皮尔伯格时代的消逝。说起1961年第一版《西区故事》,在第34届奥斯卡奖角逐中囊括了最佳影片等10项奖,仅次于第32届《宾虚》的11项奖。该片不同于传统音乐片,歌舞场面转移到大都市街头,呈现不同种族居民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2.
怀进鹏 《党建》2022,(1):20-2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3.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2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政治高度,对“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作出了深刻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决议》指出:“只要我们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向前进。”  相似文献   
25.
26.
文新 《侨园》2020,(2):32-33
在东北古城辽阳,传承着这样一套武功:取自庄子《逍遥游》之意,在习武中悟化出"修身养生之道",四百年来内外兼修、刚柔相济,至今仍是一脉单传。此武功以其特点和传承地域得名"辽阳逍遥门武功"。据《逍遥门宗谱》记载,逍遥门武功的创始人是明代武术家任逍遥。任逍遥,字礼谦,江西贵溪人,于明神宗万历年间行走于江湖,他遍访武林贤士,博采各派武学之长并加以创新,练就了一套新、奇、特的武功,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为"逍遥功"。明万历四十年(1612),任逍遥正式创建了武林门派"逍遥门",传授逍遥武功。  相似文献   
27.
学界分别用"课程系统"和"教材"这两个理解对象区分"课程理解"的广狭义虽简单明了,但这种区分稍显粗糙。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些混用现象和弊病都与之有关,说明人们对这一概念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广狭义背后的理路没有理清。"课程理解"是教育学科领域的基础性概念,是研课程、讲课程及学课程绕不开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对其作精细分析。两者在诸多方面存在较大的区别:在哲学原理上,广义"课程理解"从本体论的角度理解课程;狭义"课程理解"从教学认识的角度达到课程理解。在理解的方式机制上,广义"课程理解"运用的是抽象(经验入)及演绎(先验入)思维,产出课程的概念以及课程观;狭义"课程理解"运用的是理解—解释思维,产出课程文本语言的意义及认知模式。在理解取向方面,广义"课程理解"的取向侧重价值层面;狭义"课程理解"的取向侧重主客观层面。在理解的影响因素方面,广义"课程理解"主要集中在理解主体、学科理论、国家意识形态及实践问题等;狭义"课程理解"主要集中在理解主体、解读方式及文本载体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8.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