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127篇
中国政治   154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法治与社会》2004,(3):69-69
张福兴在“村官”岗位上像老黄牛一样默默耕耘,他舍小家为大家,克服重重困难,拼搏进取,把一个昔日贫穷、社情复杂,人心涣散的特困村,引上了小康之路,展示了新时期—个共产党员,人大代表的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52.
座落在安徽芜湖市赭山东路19号的万里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路局下属小企业,它是1996年12月由公路局的工程队、机修厂、材料站改制组建的国有小型专业施工企业。该企业在芜湖市公路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李家宝的带领下,短短的几年中,全体职工苦练内功求发展,精心施工树精品,李家宝和他的同事们,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勇闯市场,拼搏竞争,经受住了激烈竞争的建筑市场的考验。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公司现有固定资产4196万元,经营范围由原单一的工作性质已拓展到现拥有道路桥梁施工,路桥投资,融…  相似文献   
53.
西宁的茶园和夜市。作为别具一格的饮食消闲之所.越来越受到市民和游客的青睐,正在成为夏都西宁的特色景观。茶园和夜市的兴起,反映出生态城镇和人居环境建设初见成效.表现出人们的生活品味与消费层次日益多元。茶园和夜市也因之成为生动体现城市内涵与品位的新型场所。  相似文献   
54.
我们在治疗家畜子宫内膜炎中,试用生 减效。理盐水、青霉素、碘甄冲洗液冲洗子官,取(三)碘配加至6毫升以上时,个别马得了满意的效果。冲洗液的成分一般是;生 有气喘、发抖、慢草等现象。理盐水1000毫升、青霉素160万单位、2%碘(四)本冲洗液隔 2~3天用一次为攻3~5毫升。体会。  相似文献   
55.
正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唐·陆羽《茶经》滚烫的开水入杯,几片绿叶随之舒展,淡淡茶叶的芳香随后飘散……说起茶,你也许觉得它只是区区几片叶子,生活中众多饮品的一种选择,无足轻重。然而翻开历史,我们发现:茶,已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如今,中国茶文化融合了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相似文献   
56.
"贵州大学食堂又来订单了。”消息一到,平塘县大塘镇西关村特色优质米精深加工厂的村民甚是欢喜,"眶当眶当”操纵着机器开始忙碌起来。自2018年“校农结合”在大塘镇全面铺开后,西关村大米加工厂几乎每周都能收到来自高校食堂的订单,仅大米销售就为全村集体经济带来10万元增收。  相似文献   
57.
【两汉开辟海上丝路】千万年来,广州人生于珠江河口,长于南海之滨,耕耘树艺,渔海樵山,文化一天天茁壮成长。春秋战国五百余年,中原征伐不已,江山万里,尽成战图。但广东有五岭屏障,依然河清海晏。战国后期,广州甚至和海外建立了贸易往来,商业活动十分活跃,海内外商贾咸集,是一个繁华热闹的商品集散地。司马迁的《史记》描写:“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后来《汉书》又补了一句点睛之笔:“中国往商贾者多取富焉。”  相似文献   
58.
59.
注定不平凡的2020年,以一场万众一心、共抗疫情的人民战争拉开序幕。这场战争没有硝烟,却有生命线上的火速救援;这场战争没有敌人,却有舍身忘我的殊死搏斗。和平年代,我们一起经历战斗的洗礼。  相似文献   
60.
风云四季美     
孙方遒 《工友》2015,(2):52-53
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汉口古镇,市列珠玑,户盈罗绮,鸦片战争前就已经繁华无比。公元1861年,开埠通商后,万商云集,帆樯如簇,更显奢华。蜂拥而入的,除洋商外,以江浙商人居多。笼汤包,原是下江风味的小吃食品,随同江浙商人溯江来到江城,适应汉口居民宵夜的习惯,成为当时一道人见人爱的小吃。公元1922年,汉阳府人田玉山到汉口谋生。在后花楼交通路对过一个侧巷内,开了个熟食店,经营小笼汤包和猪油葱饼,起名"美美园"。因本小利薄,田玉山仅能养家糊口而已。后来看到迥龙寺、长堤街有两家下江馆子,挂出早已著名的"四季美"的招牌,田玉山想"美美园"店虽小,但地处闹市区,也有意改换招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