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5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8篇
各国政治   246篇
工人农民   198篇
世界政治   4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30篇
法律   1970篇
中国共产党   4725篇
中国政治   8291篇
政治理论   1633篇
综合类   204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194篇
  2022年   312篇
  2021年   287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424篇
  2014年   1269篇
  2013年   1293篇
  2012年   1542篇
  2011年   1959篇
  2010年   1777篇
  2009年   1825篇
  2008年   1525篇
  2007年   1065篇
  2006年   1088篇
  2005年   903篇
  2004年   814篇
  2003年   789篇
  2002年   729篇
  2001年   645篇
  2000年   35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韩国1998-2001行政改革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次韩国行政改革在政府机构、管理制度、行政文化等相关层面施行了平衡到位相互协调的改革举措 ;改革的切入点是以职能转变为中心的政府机构重组、开放型人事制度的推开、高级公务员年薪制的试行、责任运营制度的建立、绩效管理制度的试验 ,顾客宪章制度的引进 ,以及部分公共管理事务外部委托制的探索 ;其基本经验是 ,机构改革的效度有赖于行政系统内相关要素的全面优化 ,行政改革的效度则有赖于整体改革环境的优化 ,民间专家参与是促进政府改革的重要资源 ,政府间行政架构模式决定了地方机构改革的成效。  相似文献   
82.
去年岁末,台湾“看房团”来上海看房,对上海的楼盘颇为感兴趣,跃跃欲试纷纷想购买。是什么原因使上海房这样吸引台湾人呢?  相似文献   
83.
建立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最低生活保障线、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进一步健全上海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以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从代表  相似文献   
84.
上海是一个特大型的城市,要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国际航运中心之一,没有、也不可能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套,上海又曾经是计划经济比较典型的地区,旧体制烙印深、惯性强,如果没有领先一步的胆识,改革开放就很难迈开步子。  相似文献   
85.
印度洋海啸灾难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面对如此巨灾,中国的有关专家是如何评说的?中国能否从这次海啸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得到一些启示和思索?  相似文献   
86.
萧何 《法庭内外》2007,(12):F0002-F0002,1
十七大报告体现法治精神;全国法院:2008年将换着新款审判服;上海:首例“补游”赔偿案;上海:全国首例洗钱罪案;湖南:物权法第一案落槌.  相似文献   
87.
王芳 《南风窗》2007,(7):35-36
从冈本、森崎和陈先生的身上,笔者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经济的交流,更深的还有这种交流深入之后,对中日两地人们生活的深刻改变。  相似文献   
88.
李文健 《理论前沿》2006,(15):41-42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走私犯罪活动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亟须我们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缉私体制,以适应当前打击走私任务的需要。  相似文献   
89.
无锡发展经济的主要经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民营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借鉴无锡经验,盘锦要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抢抓机遇,招商引资,加快园区建设,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相似文献   
90.
法官的经验与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民社会是以人神互相感应的方法来解决诉讼问题的,当今一些西方国家司法制度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遗迹。大陆法系的司法最显著的特征是重演绎,重视法律的理论体系;而英美司法则完全是经验性的,强调遵循先例,而不注重体系。法官对法律的思辩是依赖于经验的,但是经验却不总是足以对思辩的疑惑提供裁决,所以真正的法官思辩是经验与理性的结合。法官对经验与理性的追求体现的是法律所固有的规则性及其内在的逻辑力量。理想的法官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他们的理性,那种清晰的、冷静的经验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