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77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66篇
各国政治   342篇
工人农民   212篇
世界政治   127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53篇
法律   2231篇
中国共产党   7574篇
中国政治   9474篇
政治理论   2336篇
综合类   2672篇
  2024年   63篇
  2023年   393篇
  2022年   426篇
  2021年   405篇
  2020年   480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219篇
  2016年   443篇
  2015年   676篇
  2014年   1911篇
  2013年   1904篇
  2012年   2571篇
  2011年   2661篇
  2010年   2602篇
  2009年   2418篇
  2008年   2420篇
  2007年   1633篇
  2006年   1421篇
  2005年   1154篇
  2004年   748篇
  2003年   584篇
  2002年   732篇
  2001年   686篇
  2000年   504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战略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要从根本上破解“三农”这一难题,必须在落实“五个坚持”,探求“五个突破”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外交理论建设和政策思想探索也出现新的进展.胡锦涛主席提出的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思想,集新时期中国外交理念创新之大成,是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外交的总目标、总纲领.这一重要思想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群众》2006,(8):12-13
华西村是全国著名的先进典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多年来,中共江阴市委高度重视华西村的示范导向作用,连年开展主题突出、形式丰富的“学华西”活动,使之成为推进江阴“三个文明”建设的法宝。在全省、全国都在“学华西”的新热潮中,我们要加快江阴社会主义新农  相似文献   
94.
2006年,世界政治思潮相对活跃,形成了斑驳陆离的几大看点。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引起广泛关注,美国新保守主义受挫,英国、日本等国鼓吹“全球民主化”,欧盟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俄罗斯“主权民主”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重要内容,拉美“民众主义”日益兴起。  相似文献   
95.
在预防和调处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的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在工作中我们立足"三个创新",实现"三个转变",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
今年世界环境日当天,闽行区区长陈靖从北京人民大会堂捧得了金灿灿的“国家生态区”奖牌。这是全国首次进行国家级生态区的评比表彰,闽行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行政区。在创建“国家生态区”的实践过程中,闽行区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而这背后,一个集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于一体的“立体生态”工程,恰恰印证了这块奖牌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97.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国际组织努力推进地方政府自治的国际法律运动,制订或正在制订若干个地方政府自治的国际法律规范。这些国际法律规范均强调了地方政府自治的必要性,规定了地方政府权力配置和行使的基本准则,对于世界各国的地方政府改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应密切关注地方政府自治的国际动向,加强地方法治建设。浙江法治建设已具备良好的国际环境,也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今后应努力促进宪政基础建设,充分领会和认识“法治浙江”建设的基石范畴。  相似文献   
98.
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时间坐标,应当着眼于“后礼法”这样一个关节点。在“后礼法”时代,既要认真对待“礼法”时代之“礼”在“后礼法”时代的历史遗留物,更要积极应对“后礼法”时代本身对于中国法学提出的挑战。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空间坐标,应当从“中国与西方”这种传统的法学空间图式,转换到“中国与世界”这一新的法学图式中来。在传统的“中国与西方”图式中,现代性的中国法学话语主要是由西方法学来定义的,在“中国与世界”图式中,现代性的中国法学话语主要是由世界法学来定义的。通过建构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时空坐标,有助于中国法学树立起自我意识与自主观念,承担起为世界法学做出“中国贡献”的责任。  相似文献   
99.
通常我们把移居国外的中国血统居民称之为海外华侨。他们创造了无数令世人惊叹的奇迹,同时也把传统的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如今,全球各国都可觅到黄皮肤、黑头发的华人踪迹,大约有三千八百万华人遍布世界上136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100.
周颖 《前进》2005,(9):49-50
一、我国小康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公民理性程度大大提高,现在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1)市场经济的“自治”性质,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和规约机制。相对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有三个显著特点,即明晰的产权制度的界定、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权和决定权、法治经济。仅仅由于这三点,就足以培育一个“自治”的公民社会。国家界定个人产权,就是明确了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的最后基地。在此基础上,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