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9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86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蒋笛 《求索》2012,(10):112-114
民间礼俗,是依托民俗民风而存在的礼,是礼乐文明与民间风俗习惯相结合所诞下的产物。老百姓将礼乐用于民间礼俗活动中,通过"乐"来彰显"礼"。另一方面,在某些时候,民间礼俗对礼乐文明也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采取了了"批判地吸收"的方式:在将其精华融入到民间礼俗中的同时也对封建礼教的某些糟粕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相似文献   
92.
神秘的僰人洞穴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鹏 《今日民族》2004,(8):43-44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人自称“锅泼”、“族”,其他民族称他们“海巴族”、“伯族”,民族识别时,归为彝族白彝支系。这个民族多数聚居于偏僻边远的高寒山区和半山区,只有少量人与其他民族杂居。丘北人不但保留有古老的语言和服饰,同时还保留了古老的习俗,洞穴葬便是其中的一种。丘北人人死不用棺木,不看坟地,不择吉日,不筑坟堆,不立墓碑。人死后2至3天,由村里的人相帮,用木架担到野外实行土葬,而对于60岁以上(含60岁)的死者,要取其“灵魂片”入祖,实行洞穴葬。(按人的说法,只有年满60岁或超过60岁的死者才有资格入祖。)洞穴葬是一种较为奇…  相似文献   
93.
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认为,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中国社会的改造应该以中国传统文化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为基础,吸收西方现代文化的精髓,从农村的改造开始,通过对农民的教育,他试图在农村建立新的礼俗制度逐步扩展到城市,最后复兴中华民族文化。梁漱溟乡村教育理论对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
彝族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至今仍然保留着许多独特的生活习俗和节庆礼仪。彝族除婚姻习俗、丧葬习俗、生育习俗、节庆习俗等有别于其他民族之外,老人过生日时的寿诞礼仪也极具民族个性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95.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充分利用茶叶的国家,孕育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早已渗入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宋代以降,茶在传统婚姻礼俗中起到了重要的文化作用:茶是婚姻关系确定之前缔结婚姻契约的象征物及媒介;是婚礼过程中关键仪式的重要载体和重新确认亲属关系及社会关系的见证;甚至在婚姻危机之时,茶也是分合聚散的先兆物及调和者。茶之所以能在传统婚俗中发挥如此多元的功能,与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及重要的社会经济意义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6.
台湾少数民族丧葬民俗文化,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主要表现了其原始性与分散性的特点。本文从墓地选择、葬具构成及丧葬礼仪几个方面,反映明清时期,乃至近代,台湾少数民族丧葬民俗文化演变的历史状况,从一个侧面认识台湾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规律与特色,通过比较,从更多方面透视台湾少数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7.
民俗是广泛流行于民间的风俗习惯,是一种悠久的历史文化继承现象。鄂东位于长江北岸、大别山南麓,地处"吴头楚尾",其地域文化极富特色,特别是其丧葬习俗。  相似文献   
98.
新时期作家对丧葬娱尸行为的描写反映了中国丧葬所具有的表演与审美功能千年的延续,同时,也突出了在时代更迭与变迁中人们文化心态微妙的嬗变,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人们对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认识程度;中国新时期小说丧俗娱尸描写为提升人性、淳化风俗、建构良性健康自然的死亡文化提供了一种借鉴,死亡描写在新时期作家的创造里获得了崭新而又丰富的艺术内涵和神韵。  相似文献   
99.
《前线》2021,(2):I0001-I0001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中,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岁时礼俗。这些礼敬天地、欢庆生活的仪式深度参与了中国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塑造,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莫过于春节了。辞旧迎新的欢天喜地里,办年货、杀年猪、祭祖先、供灶神、剪窗花、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拜大年等丰富多彩的礼俗使山河城郭间锣鼓喧天、鞭炮鸣响。  相似文献   
100.
《学理论》2020,(10)
红山文化玉凤出土于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中心大墓。该中心大墓是一座大型的高规格玉敛葬,墓主人是目前已知红山文化晚期级别最高的宗教领袖。随葬玉凤造型独特,此器类为整个红山文化所仅见,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其原生形态应为自然界中的鹰类。红山文化中丰富的鸟纹作品,证明崇鸟是各地红山文化上层社会普遍流行的基本礼俗,并在辽河流域一带有着重要的文化渊源。以红山文化玉凤为代表鸟纹造像是辽河流域先民的传统尊神观念与传统礼俗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