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59篇
中国政治   29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1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自己的90岁生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以苏联解体后解密的档案材料为根据,对中共一大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和考证,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中共一大会期曾几经更改和推迟】对于中共一大究竟是何时开幕的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2.
这是1956年,中共一大代表、70岁的董必武,在上海一大会址的题词。他借用《庄子·人间世》的一句话,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感慨。现在这幅题词,悬挂在"一大"会址纪念馆展厅出口处。毛主席1945年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也引用了这句话。他说:我们中国《庄子》上有句话说,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相似文献   
83.
回首90年前,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从一叶扁舟开始的。当年嘉兴南湖游船上的十几个人,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八千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然而,当我们由衷赞叹党的伟大光荣的历史航程时,也对其中的一些历史悬疑产生浓厚兴趣:为什么毛泽东的入党时间在中共一大之前?为什么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没有参加中共一大?如何看待中共...  相似文献   
84.
杨必军 《世纪风采》2011,(11):45-47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13名来自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及马林、尼科尔斯基两位共产国际代表,总共15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85.
1921年夏天中共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陈公博被推举为广东的党代表,兴冲冲赴会,又气急败坏逃回,他对共产党产生了不满。据他的回忆,不满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86.
一 在山东省诸城、莒县、日照三县的交界处,坐落着一个依山傍水的叫北杏村的村庄,1898年6月14日,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就诞生在这里。王尽美家很穷,是标标准准的赤贫。王尽美出生4个月,他父亲就撒手人寰,家中只有祖母、母亲和他孤寡老幼三口人。  相似文献   
87.
《天津支部生活》2011,(7):55-55
疑问一: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为何没参会? 根据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李达分别与广州的陈独秀和北京的李大钊联系,并确定在上海召开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后,李达和李汉俊分别写信给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及日本留学生中的党组织或党员,通知各地派代到上海开会。同时,从马林带来的共产国际给中国革命的经费中,给每一位代表寄了100元路费。  相似文献   
88.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主要有上海、浙江嘉兴南湖两种不同观点。笔者在阅读有关党史资料文献、文章、中共一大代表及有关工作人员回忆录的基础上,对中共一大会议的召开、讨论、突变、移址和最后产生结果等一系列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认为浙江嘉兴南湖作为党纲(决定党的名称)、决议、选举、组成中央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会址,更加具有党的诞生地的承载意义的优势。  相似文献   
89.
丰碑人物     
《世纪桥》2006,(4):56-59
我党工人运动领袖蔡和森蔡和森生于1895年,是我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和工人运动领袖,1931年8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年仅36岁。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本棉纱厂发生了一起枪杀工人顾正红的事件,激起了群众的强烈愤慨。在革命斗争的关键时刻,蔡和森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他和刘少奇等同志,一方面深入群众之中组织领导罢工活动,另一方面广泛发动各界声援,形成大规模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相似文献   
90.
张忠年 《理论学刊》2003,(3):155-157
中国近代文化经历了由表层到次层再到核心层的嬗变过程,新文化运动是由制度文化到伦理道德文化的自然深化.判断新文化运动何时结束,关键是看它何时完成了文化核心层的嬗变.1921年7月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结束,因为中共一大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说明新文化运动发展至此已在文化核心层上有了明确的定位,新文化运动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