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98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50篇 |
工人农民 | 18篇 |
世界政治 | 95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86篇 |
法律 | 323篇 |
中国共产党 | 1293篇 |
中国政治 | 1674篇 |
政治理论 | 304篇 |
综合类 | 4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6篇 |
2023年 | 162篇 |
2022年 | 141篇 |
2021年 | 78篇 |
2020年 | 108篇 |
2019年 | 62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40篇 |
2016年 | 105篇 |
2015年 | 173篇 |
2014年 | 570篇 |
2013年 | 262篇 |
2012年 | 350篇 |
2011年 | 284篇 |
2010年 | 267篇 |
2009年 | 283篇 |
2008年 | 333篇 |
2007年 | 322篇 |
2006年 | 298篇 |
2005年 | 237篇 |
2004年 | 150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34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中部崛起战略是继国家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之后又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中部崛起的战略要求体现为:通过中部崛起促进全国区域生产力总体布局协调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分工;创新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72.
北海市是我国北部湾经济区最重要得港口城市之一。北部湾经济区纳入国家级经济发展战略,为北海市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作者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切入点,探讨了北海市在区域发展中必须理清得三个思想问题,以及实现发展规划中必须坚持得五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73.
古史传说时代的东夷民族,不仅发明了最初的法律制度,还酿造了丰富的法律观念,这些内容构成了中华法系的原生形态。中华法系自西周至唐代基本形成。西周法律的总体精神是礼而宏观样式是判例法。战国秦朝确立了集权政体和“成文法”同时开始将礼局部成文法化。汉代开始了儒法互补、礼法结合并初建“混合法”样式。《唐律疏议》标志着成文法对礼的全面吸收以及律与例的结合。这标志着中华法系发展到巅峰。中华法系的基本特征是伦理主义精神和成文法与判例、法律规范与非法律规范相结合的“混合法”。 相似文献
74.
中华法系是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一种总括性称谓。在此概念下包括着中国历史上形成的法律传统的方方面面。作为一种自成体系的法律体系,中国古代判例法制度构成了其中的一个内容,也是中华法系的一个特质。传统中国判例法在模式上出现成文法典与非成文法典下两种,其中主要是成文法典下的判例法。传统判例法在类型上有创制型、补充型和解释型,在作用上有作为判决依据、法律适用论证依据和立法依据,论证类型上有比类推理和高度伦理性说理,在整体上体现出有较为完善的逻辑结构、分类具体适用等。总之,中国传统判例法在类型上、作用上、适用上都体现出不同于近代普通法系下的判例法特点。 相似文献
75.
儒家法律传统是中国古代社会农耕生产方式、宗法家庭组织、君主专制政体三合一基本特征的历史产物。先秦儒家法律传统以“礼治”、“德治”、“人治”等思想为其基本内容。西汉以后又不断充实完善,成为支配古代法律实践的正统价值观。 相似文献
76.
奥巴马时代的中美关系下,分歧和摩擦还将继续存在,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提防也将在美国的外交战略中得以延续,但总的来说,中美关系将在合作与冲突中长远持续发展。中美两国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加强交往,深化合作,谋求友好共处和互惠双赢,努力推动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不断取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77.
面对西方思想前沿的潜在考问,学界可对中华法系的传统研究进行系统检视。在确定中华法系等概念、评估中华法系价值、打破传统思维标准、定位中西法律文化关系等方面,都可重新思考,思考还可深入到质疑法系研究方法、语言基础、分析实证研究方法等层面上来。所有后现代话语都可能与中华法系研究发生联系,使用后现代话语来重新检视中国法制史学在中华法系领域的研究,将展现出较新图景,其主要理论依据虽然来自西方后现代思潮,但思考结果却可能是东、西方传统文化价值的中立。 相似文献
78.
我国的金融市场要走向成熟,公平是第一要件,只有充分保证了市场参与者的机会公平,把中国的金融市场演变为避兔“绝对剥夺”的市场,才能真正为国家崛起和持续繁荣增长注入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79.
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河南实际,我们要从“六个着力”上下功夫,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转化为改善民生、凝聚民心的具体步骤,转化为突破难题、狠抓落实的有力行动,转化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