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229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2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花鸟画自唐代独立分科到明清的大写意水墨画的出现,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从唐代的花鸟写生到五代两宋的花鸟画,又经历元代的短暂过渡,终于形成了明清以大写意为基本格局的传统,并影响至今。在这之中,中国的传统花鸟画在视觉形式上明显经历了由重写生到写意的变化过程。其间的笔不碍墨、墨不碍笔、笔墨交辉的风尚的确是一种突破,这种突破加强了写意性在画面的作用,为明清的水墨大写意画风开辟了一条新路。明清两代是花鸟画最活跃的时代,作品的思想容量,以及艺术样式的丰富,表现手段的多变,即作品中形、神、意三位一体的完整性结合所产生的含蓄与内涵,为花鸟画的传统添加了更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2.
《民主》2008,(10):F0004-F0004
康金成,又名康礼仁,1948年出生于甘肃省武山县,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研修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甘肃省政协常委、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甘肃省委会副主委、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甘肃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相似文献   
53.
《民主与法制》2010,(7):F0002-F0002
盛洪义.1963年6月生于山东莒县,曾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和书法篆刻专业。济南市公安局二级警督,济南市第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获奖。在中国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上海朵云轩、北京荣宝斋、广州画院、陕西国画院等地举办过书画篆刻展。作品被国内美术馆、博物馆、中央电视台、毛主席纪念堂、中国孔子基金会收藏。  相似文献   
54.
孙明南 《现代领导》2010,(11):41-41
周鸣秋,是上海一位著名的书画艺术家、艺术品鉴赏家。周呜秋的书法道劲优美,绘画洒脱酣畅、情趣盎然。他笔下的草虫活灵活现,千姿百态,显示了独创的风格。他的书画艺术以智慧和灵性蜚声于中国画坛。他笔下的花鸟画典雅秀丽,却格调不凡。花卉草虫在他的笔下.艳丽而不媚世俗,灵动而不失神韵。周鸣秋出身书香门第,其外祖父鲁少坡、  相似文献   
55.
写意人生     
岳力 《奋斗》2007,(8):61-61
中国画讲究写意。它不依傍与具体物象的表面相似,不拘泥于细枝末节的精确描摹:但它又不脱离自然,而是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思,从整体着眼.抓住总的调子和几大块,立意定位,造境夺人.开掘造化的机运,追踪生命的光辉。  相似文献   
56.
《民主与法制》2010,(15):F0002-F0002
吴泽浩:铁塔轩主,著名画家。1961年毕业于汕头艺术学校美术科,师承海派刘昌潮老师;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承岭南画派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教授。  相似文献   
57.
《军队党的生活》2010,(2):85-85
艺术简介 刘大为.1945年生,祖籍山东诸城.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主任.少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工笔重彩画学会副会长.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相似文献   
58.
《人大研究》2009,(6):F0002-F0002
他是一位画坛大家,期致力于中国画的研究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画展并获奖。  相似文献   
59.
王剑武 《法人》2011,(12):89-90
如果说老庄思想和音律对画家的影响是体,则书法的影响是用。二者对中国画的影响至深,使得中国画无论如何的写实,即便如曹不兴误笔成蝇般的“似真”,它与对象之间还是有一层距离  相似文献   
60.
历来中国画的创作问题,对于每一个从事绘画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和不可避免的重大课题。在经历了从中国画的基础临摹、认识到生活体察,挖掘素材到写生、实践,直至"取舍由心"、"思接千载"地进行创作的漫长过程,应该是每一位画家都要曾经面对和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