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4篇
中国共产党   70篇
中国政治   11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榴火     
中秋节眼看就到,我们参加云南蒙自县的作家采风团也要回京了,县长请吃早点,每人一大碗过桥米线,热辣辣的,唇齿留香,权作饯行宴会。驱车北上昆明的途中下起了小雨,热情相送的县作协主席说“石榴要笑了。”这话乍听不易懂。其实,王维一千三百年前在《田家》诗里就说过:“夕雨红榴  相似文献   
102.
雄才与大略     
羽戈 《廉政瞭望》2011,(24):44-44
刘成禺《世载堂杂忆》写张之洞.引高友唐《高高轩随笔》之记述——高是辽宁铁岭人,曾入张之洞幕府,后来出任国民政府的监察委员:1908年中秋节,张之洞与其幕僚在六郎庄喝酒赏月,他问高友唐最近有什么新闻,高说:  相似文献   
103.
祈信老汉     
展宏伟 《法治纵横》2011,(21):47-48
2011年的中秋节,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全体民警放弃假日休息,悄悄拉开了清网行动“中秋会战”的序幕。 辖区群众反映,居住在和什托洛盖镇和什托洛盖村的王风高老人离家三十年来从未与其家人联系过,这一重要信息引起了民警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4.
近日,南涧县总工会开展了节日走访慰问困难职工、企业困难农民工活动。活动采取集中慰问、入户慰问、走访慰问的形式,共走访慰问了230名下岗失业困难职工、60多名企业困难农民工,为他们送去中秋月饼和慰问金,表达了工会对困难职工节日的问候,让困难职工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切实感受到了温暖  相似文献   
105.
杨晓 《今日民族》2011,(1):57-59
2010年9月,应越南民族学博物馆(以下简称“越博”)之邀,云南民族博物馆派出一个工作小组偕同四位民间艺人,前往越南首都河内参加中秋节民俗文化保护和发展项目,我有幸作为其中的一员来到越博,度过了一个特殊的具有中越两国文化特色的中秋佳节。  相似文献   
106.
2011年9月12日,中秋节,本是举家团圆的幸福日子。可重庆广电集团原总裁李晓枫却一身囚服,被关押于看守所,神情黯然,焦心地等待着法院的宣判。  相似文献   
107.
张勇  李龙 《先锋队》2011,(21):56-58
有的人在危难之时力挽狂澜,为人称颂;有的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同样值得称颂。在太原铁路局太原和广州间运行的K237/8次列车上,有这样一群再平凡不过的列车员。他们家中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幼小的子女,却不能常伴左右。他们之中有很多夫妻列车员,一个月相见的日子只有个位数……他们把"家"安在了列车上。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旅客旅行安全、旅行愉快、旅行一路顺风。  相似文献   
108.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来临了。千百年来,每逢中秋皓月当空,万里澄碧,海天一色,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阖家团聚,品饼赏月,谈天说地,相互祝福,神州大地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相似文献   
109.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全家人团聚赏月尝饼,取"人月共圆"之意。因而,月饼被形容为"一轮缩小的月亮"。清代祁启萼有《月饼》诗云":中秋节物未为低,火烘罗罗出斧齐。一样饼师新制得,佳名先向月中题。"点出了月饼命名的取义。古往今来,在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里,留有不少"月饼诗"。苏东坡在一首咏月饼的诗中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可见早在宋代,月饼因其香甜可口,就很受人喜爱。其实,月饼的雏形早在唐代就已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花色品种越来越多。古代苏州诗人袁景澜  相似文献   
110.
中秋的境界     
周广玲 《中国保安》2012,(17):72-73
在我的潜意识中,中秋是个生情伤情日子。相对于今人,古人在中秋节似乎喜欢多愁善感,以至于常常借月生情,见月落泪。古人诸多赏月诗句,传诵至今,总让人生出淡淡忧愁的思绪。但我尤爱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不知饱含了多少哲理以及人生壮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