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94篇 |
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35篇 |
工人农民 | 11篇 |
世界政治 | 178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325篇 |
法律 | 160篇 |
中国共产党 | 285篇 |
中国政治 | 425篇 |
政治理论 | 149篇 |
综合类 | 1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75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134篇 |
2013年 | 127篇 |
2012年 | 149篇 |
2011年 | 158篇 |
2010年 | 154篇 |
2009年 | 151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103篇 |
2006年 | 85篇 |
2005年 | 62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9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7月7日,台湾多家主流媒体披露了一条颇令人感兴趣的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与美国第七舰队,日前刚刚进行过一场特殊的交手——电子战攻守交锋。这是7年内解放军与美军二度在电子战中直接交手。 相似文献
12.
秋风送爽,喜讯传来。 10月22日,历时四天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11国和东盟秘书处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我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柬埔寨首相洪森,缅甸总理梭温,老挝国家副主席朱马里,泰国第一副总理颂奇,越南常务副总理阮晋勇等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出席博览会。东盟10国经贸部长率本国政府代表团 相似文献
13.
14.
15.
1941年,一批作为志愿者的美国飞行员(人称“飞虎队”)来到中国,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抗击日本侵略者,体现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6.
“印太战略”推出以来,美国与印尼在海上安全领域的合作加速提质。两国海上安全的顶层协调频密,双多边海上联合演习规模拓展,涉海军售与安全援助均取得新突破。美国与印尼强化海上安全合作是两国在印太局势大变动的背景下,基于对自身战略目标、利益的认知和评估而做出的主动选择,其中不乏相互利用制衡中国的考量。但由于两国在战略偏好、印太地区构想及南海问题等方面存在分歧,其合作也存在一定的约束和限度。美国“印太战略”旨在遏制中国在地区秩序中地位的提升,由此美国与印尼的海上安全合作总体上将继续强化,尤其是双方在南海问题上的合作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与国际经济关系的新变化——兼论中美经贸摩擦的新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权财富基金的快速兴起及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正在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主权财富基金有关的问题上,美日欧等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日渐加深,21世纪国际经济关系开始出现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积极推进“印太战略”布局,为补强经济短板,推出了“印太经济框架”。这可以被视为美国拼凑的制华框架,具有鲜明的排他性与对抗性色彩。日本与韩国既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国,又是美国的亚太盟国,两国对“印太经济框架”的认知与回应值得关注。总体来看,日韩皆参与了“印太经济框架”的创设并有积极的认知与回应。相较而言,日本在全力支持“印太经济框架”的同时显示了更多担忧,而韩国则在积极加入“印太经济框架”的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寻求保持独立性。日韩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将导致亚太区域竞争加剧、地区国家选边压力增大、中美竞争加剧等众多负面影响。中国应警惕“印太经济框架”带来的风险,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中日韩地区合作,促进地区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尹锡悦上台后重塑韩国对外政策,政策基调呈现对美“战略倾斜”态势,并尝试在此基础上发展“基于相互尊重的中韩关系”,选择性地开展对华合作。受此影响,中韩高技术合作壁垒有所强化,两国供应链稳定受美国因素干扰的风险有所增加,经贸合作受美韩安全合作冲击的可能性提高。然而,受制于美国自身原因及韩国经贸结构,韩美深化合作具有明显的限度,且中韩具有相当规模的共同利益,深化经济合作基础依然牢固。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中韩应深入挖掘东亚市场、深化双边供应链合作,有效控制美国因素对两国经济合作的干扰,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中美两国对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法律性质存在着极大的争议:中国认为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有拘束力的条约,美国却否认这一点。这种争议的结果既严重损害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权威性,更严重阻碍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根据国际条约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理论,特别是从条约的基本特征、美国国内法关于条约的定性、三个联合公报的履约情况等方面进行的深入分析表明,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定无疑是有拘束力的条约。基于此,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寻求维护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权威性及其条约性质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