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64篇
中国政治   138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5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2011年4月2日至3日上午,由上海大学主办,台湾师范大学、澳门大学和韩国外国语大学共同参与的首届东亚"文史与社会"研究生论文发表会在上海大学乐乎新楼举行。来自海内外的近20位教授参加了本次论坛,并发表专题演讲或主持分组讨论。本次论坛主要面向东亚地区高校的研究生群体征集以文学、历史、社会学为主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优秀论文,最终收入大会论文集并提交大会发言讨论的论文共28篇。这些论文归为"文学景观与东亚想象"、"转型时期的社会·家庭·个人"、"文献考古与经典重释"、"全球化视野中的空间政治"、"古今流变与中西对话"、"当代社会的文化政治学"六个主题,与会作者分别进行了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82.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广大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经过不懈努力和追求,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妇女解放和发展之路.妇女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与西方妇女发展道路比较,两者存在根本差异和诸多不同.对中西妇女发展道路不同选择进行比较分析,对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借鉴西方妇女发展实践中的有益经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3.
姚振强 《人民论坛》2010,(11):206-207
丧祭礼仪是一种对待临终和死亡的仪式,也是生者对生命最直接的诠释。中国传统的丧祭礼仪形式上表现为遵从尘世生活规则,重肉身,轻灵魂,扬族群生命而抑个体生命;西方宗教性的丧祭仪式以肃穆、庄严和简约的原则肯定了个体精神性生命的存在以及人的灵魂的救赎。  相似文献   
84.
秦璇 《前沿》2010,(12):157-159,172
本文以马克思全球一体化理论作为理论的出发点,分析当今全球化对文化软实力的影响作用,进而谈到衡量文化软实力强弱的文化产业领域的发展,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美籍华裔作家这么一个特殊的创作群体,通过他们独特的多元文化的视角,以文学作品为载体,以英语为文化信息的传播手段,从而在多元文化的全球化背景中,运用英语信息化的传播优势,和美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路径,将中西文化间存在的冲突与斗争逐步化解,使得中西文化间的沟通和交流成为可能,并且为我们开辟了一条融合中西文化矛盾与冲突的和谐的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85.
吴永 《理论导刊》2007,(12):35-37
陈独秀早期的中西文化评判尽管对传统文化批评甚多,带有"舍中求西"的情感倾向,但他并非要全盘否定和废弃中国传统文化,而是主张借鉴西方文化对之进行合理改造,以便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五四新文化的时代背景来看,陈独秀的评判基本上是客观的,符合时代发展的思想轨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向危机。  相似文献   
86.
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发生了一场围绕东西文化问题展开的激烈论战.在这场论战中,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运用刚刚获得的唯物史观来探索文化出路问题,提出了许多深邃的见解.他们指出,中国文化的出路既不在崇古倒退,也不在皈依西化,而是通过一场民族民主革命洗礼,为自身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天地.尽管由于诞生不久,他们的有些见解未尽成熟,但其别开生面的文化主张却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人们对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7.
本文通过对近五十年来国内外学界关于辛亥革命时期中西文化观问题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展示了大陆与港台、国外学界在此研究上的不同发展路向及其特点。本文还指出该课题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应该把握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88.
老梦 《工会博览》2008,(8):42-43
提起北京琉璃厂,人们都知道这条古朴、典雅的街道聚集着众多的古旧书籍、文玩古董、碑帖字画、文房四宝、篆刻用品和中西乐器等各具特色的商店。  相似文献   
89.
随着法治化进程的推进,正当法律程序作为区分法治与恣意之治的分水岭、权利实现路途中的清道夫,愈来愈被立法者所重视。从中西比较研究的视角对程序法文化的起源进行了探索,认为程序法文化作为影响人们法律思维与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以其自身巨大的历史惯性与影响力在规范运行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0.
西方文化以"理性"精神为主导,其率先步入现代化也与这种理性精神的普遍贯彻密不可分。相比之下,中国文化则以"情理"精神尤其是儒家的"血亲情理"为主导。由于两者之间的深度差异和张力冲突,中国社会如何在情理性的文化传统中完成理性化的历史使命,如何在肯定西方理性精神的现代意义的同时发挥中国情理精神的前现代-后现代意义,我们有必要通过"后儒家"的构想,探讨一条把中国传统的情理价值观加以现代化,以达成两种精神内在统一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