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63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70篇
各国政治   51篇
工人农民   129篇
世界政治   24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7篇
法律   3674篇
中国共产党   2852篇
中国政治   3690篇
政治理论   1492篇
综合类   264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220篇
  2019年   161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259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1205篇
  2013年   1024篇
  2012年   1075篇
  2011年   1216篇
  2010年   1098篇
  2009年   1110篇
  2008年   1313篇
  2007年   926篇
  2006年   724篇
  2005年   727篇
  2004年   625篇
  2003年   555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35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确立党员主体的民主权利 ,并通过相应的权利规范予以维护和保障 ,是无产阶级政党民主建设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体现。当前 ,党员主体权利及其规范建设还存在缺失 ,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新挑战。从权利构成和权利保障两方面来建立健全党员主体权利规范 ,有利于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和民主制度化建设的有力推进。  相似文献   
32.
近几年,我国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尤其是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为了更有效地维护生产经营的安全,惩治那些不重视对安全生产设施和安全生产条件进行投入、建设、管理和维护的行为,《刑法修正案(六)》对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进行了修改,但是修改后的条文在犯罪构成要件的表述上不明确,在司法上不能得到准确适用。因此,有必要对本罪构成要件中的危害行为、主观要件和主体要件进行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33.
杨涛 《探索》2005,(2):188-190
本文对民事主体制度体系不断演变和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梳理分析,通过对权利能力的法哲学分析和诠释,挖掘背后的文化思想底蕴和法理依凭,辩明了民事权利能力的价值基础和真实内涵及其对于建构我国民事主体制度框架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34.
哈某某,男,系某民族学院产业管理处处长,已婚,中共党员。哈某某平时与本处工作人员白某(女、已离异)往来密切,关系较好。  相似文献   
35.
人文素养在当代大学生中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文素质教育是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课题。全面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表现、原因及不利后果进行了分析,并就重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6.
股东派生诉讼的几个争议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东派生诉讼是小股东权益保护的一种有效的事后救济方式。本文在分析比较了几个主要国家和地区股东派生诉讼的主体、股东派生诉讼的前提条件和原告股东诉讼后费用承担等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公司的运作情况和诉讼现状 ,对我国未来公司法就以上相关问题作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37.
衍生金融工具创新研究应从财务信息公开的质与量出发。因为所有者与经营者等利益集团都想通过一定的信息来源规避和分散风险。财务信息公开的质量标准是 :既要使信息具有真实性和相关性的特征 ,又要不导致商业秘密的泄露。  相似文献   
38.
目前学校教育对情感教育的相对忽视是导致马加爵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应该充分认识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强情感教育内容、方法等的系统研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实施情感教育并确保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39.
本文主要对洗钱罪主体的争议问题作了论述,提出了洗钱罪的主体应当包括上游犯罪行为人,并从刑法理论、刑事司法实践、世界刑事立法现状及趋势以及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角度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40.
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与物质相对应的。马克思主义早就告诉我们,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根据它的对象和内容不同,意识可分为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大学生法律意识指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映形式,即心理、知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一、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必要性(一)依法治国的需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