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9篇
法律   151篇
中国共产党   863篇
中国政治   863篇
政治理论   365篇
综合类   36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17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316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14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全球化思潮是当代核心而敏感的社会思潮。中国要顺利完成新世纪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参与全球化进程,离不开通过加强全球化思潮的引导,培养广大人民的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我们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深刻认识加强对这一思潮引导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并要在立场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方面、在方法上明确引导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2.
冷战后,民族主义的悄然兴起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中日两国也互相担忧对方的民族主义思潮,这已成为影响两国国民相互理解与信赖的因素之一。如何准确把握对方的社会思潮,消除消极因素和误解,是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23.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究竟是通过西化的道路来实现中国的文艺复兴,还是通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道路来实现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学之体是什么,而西学之用又是什么?没有得出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西学还是国学的研究,都是从低水平重新开始的,文化的积累非常薄弱。不能指望在短短的30年间超越西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仍然是我们的重要课题。中国的新文化要在广泛的实践探索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24.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与国际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趋紧密,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环境的变化,更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我们的方方面面。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耳目喉舌的各级地方党报,办好国际新闻版这扇立足本地而瞭望世界、认识世界的窗口,不仅是正确宣传党和国家外交政策、引导读者正确观察与分析国际形势而发挥其地方主流媒体作用的职责必要,也是顺应媒体新闻竞争的客观必要。  相似文献   
25.
冯希莹 《前沿》2010,(21):114-116
为了使党和政府更全面的了解社情民意,我们不仅要关注那些突发性的、呈现出激化态势的热点事件,更要关注常态的,反映社会本质的主流社会舆情。本文阐述了辨别主流社会舆情的主要因素,当前我国主流社会舆情的最基本特征,并对主流社会舆情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学理分析,最后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主流社会舆情工作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6.
全世界人民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的时代主流下度过了不平凡的1997年。一年来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是: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但与此同时,目前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却十分嚣张;世界的安全形势看好,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普遍降温,和谈与和解的趋头增强。然而,稳定中有不稳定,有些地区战乱频仍,有的国家重新出现混乱,天下并不太平;世界经济普遍增长,但南北发展不平衡,存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我国的形势大好,国际地位上升,成为推动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遏制中国的策划仍接连不断。展望1998年,国际形势会在1997年的基础上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世界一些热点地区通过谈判和政治解决可能进一步降温,中东的巴以谈判可能取得一定进展,亚太地区仍然会维持发展与稳定的形势  相似文献   
27.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略的炮火,激起了中国人民激情澎湃的爱国主义思潮,撞击着无数中国人捍卫民族尊严的心怀.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呼声响彻大江南北,即使在内战中兵戎相见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也捐弃前嫌,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为扩大抗击日本侵略的有生力量,深入敌后作战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华北、华东等地区的广大农村,进行了艰苦而富有成效的战争动员,通过以减租减息政策为主旨的经济改革,带给广大农民以尽可能多的利益;以建立各种抗日群众组织为网络的动员机制,改变了农村旧有的生活方式;以民主选举建立各地抗战政权,有效地提升了广大民众的参政参战热情,开创了千百年来中国农村未有的基层民主政治局面.由此,在敌后的广大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场人民抗日战争展开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28.
20世纪西方社会发展思潮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以工具理性为内在支撑的现代性发展思潮和以价值理性为内在支撑的反现代性发展思潮。上世纪60、70年代以前,现代性发展思潮一直在西方理论界占据着主导地位;而80年代以来,反现代性发展思潮则逐渐成为西方学界的主流话语。这种嬗变,不仅表征着社会发展思潮具体理论形态的更替,更意味着人类价值理性对工具理性僭越的逻辑归位。它表明,弥合理性的断裂,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是当代发展观念重构的逻辑原点。  相似文献   
29.
该书《绪论》中介绍说:“20世纪以来,在西方法学中悄然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法学研究的综合趋势。这种趋势的最早预言者庞德号召在西方法学实现‘大联合’,这种联合包括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联合,也包括法学各派之间的联合。”“本书就是以20世纪以来西方法学的这种综合趋势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是三大法学的‘合流’,在对三大法学派的理论争点进行分析后介绍了他们从20世纪以来的相互靠近和共同倾向;第二部分是对试图综合三大法学派并超越三大法学派的综合法学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0.
近20年来,现代中国文学思潮研究的观念调整,推动文学社团流派研究和文学史的重写,在现代文学研究开放性、世界性的视域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但是,从思潮类型的细分和过度性阐释对文学史整体的遮蔽,重外来文学思潮轻传统文学精神的偏失,以及对现代中国文学思潮特殊性的怠慢,说明我们应该正视文学思潮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其系统中寻求文学思潮的知识谱系才是现代文学思潮研究的旨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