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1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翁玉刚  张靖 《实践》2013,(12):48-48
近年来,乌审旗教育局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积极强化基础建设,四措并举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抓好五支队伍夯实发展基础,施行五个结合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全面实施教育民生工程,着力创建群众满意学校和群众满意教育。  相似文献   
32.
鲁文斌 《实践》2007,(5):25-25
我是1939年去的延安,在陕北公学、民族学院、延安大学学习、工作。1945年到鄂尔多斯高原乌审旗部队工作,在乌审旗乌拉尔林战斗后,部队宣布我"牺牲"了,实际上是为了掩人耳目,由伊克昭盟工委派我到敌占区做地下工作。从  相似文献   
33.
一、简要情况:2005年9月13日11时20分许,在乌审旗境内达掌线46km 210m处发生三辆机动车先后两次相撞造成二人当场死亡、四人受伤(其中一人经送往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的交通事故。2005年11月5日有关对同志肇事车辆进行了复验,结合案情和现场勘查情况以及原车辆检  相似文献   
34.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一、乌审文化,绿色文明乌审旗有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和地域特点。一是历史文化光辉灿烂。7万年前的鄂尔多斯人(原河套人)曾在这片古老神奇的土地生息繁衍,孕育出了举世瞩目的“萨拉乌苏”文化,2001年6月“萨拉乌苏”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迄今共发现人类化石、石器化石等文化遗物380多件,还有大量的更新世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及鸟类化石等种类达45种之多,该遗…  相似文献   
35.
方弘 《实践》2010,(6):27-27
"以前这里全部是流动沙丘,根本看不到绿色植物,从2000年开始种杨柴、沙柳、柠条等,现在都已经成活了,流动沙丘固定了,还能从这些植物平茬中挣几万块钱。"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嘎鲁图镇牧民苏栓海站在自己承包的1.2万亩沙漠上说。灌木林与针叶林、阔叶林、竹林共同组成我国森林的四大林种,  相似文献   
36.
田培良 《实践》2011,(11):20-21
朝岱是乌审旗苏力德苏木下面的一个嘎查,巴图那顺是这个嘎查的党支部书记,人们都叫他巴书记。  相似文献   
37.
荣获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09——2012)入选作品奖的长篇报告文学《毛乌素绿色传奇》(肖亦农著,远方出版社2012年出版),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地处毛乌素沙漠深处的内蒙古乌审旗蒙汉各族人民,在科学发展观光辉指引下创造出的伟大奇迹。  相似文献   
38.
张尧 《实践》2010,(3):31-31
乌审旗图克镇乌兰什巴台村,提起“农电局”领导康二堂,没有不挑大拇指的,农电局的人无论职位高低,来到乌兰什巴台村就像回到了娘家。俗话说:“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乌审旗农电局6年来的倾力帮扶,使乌兰什巴台村村民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39.
走绿色致富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地处我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腹部。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从本地生态脆弱而资源丰富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  相似文献   
40.
《实践》2007,(10):2-2
内蒙古乌审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举世闻名的"河套人"发祥地。匈奴、鲜卑、突厥、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曾先后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中国北方发达的古代文明。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以纷呈的文化异彩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共铸了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辉煌。乌审旗境内历史遗存不胜枚举,仅古墓群就有16处之多。位于乌审旗苏力德苏木的翁滚梁古墓群是其中的代表,是达延汗及其四代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