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17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46篇
各国政治   151篇
工人农民   248篇
世界政治   40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8篇
法律   1904篇
中国共产党   7350篇
中国政治   7699篇
政治理论   1415篇
综合类   2284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420篇
  2022年   407篇
  2021年   507篇
  2020年   682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193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62篇
  2015年   486篇
  2014年   1354篇
  2013年   1834篇
  2012年   2538篇
  2011年   2228篇
  2010年   2081篇
  2009年   1007篇
  2008年   1851篇
  2007年   1119篇
  2006年   659篇
  2005年   484篇
  2004年   365篇
  2003年   666篇
  2002年   519篇
  2001年   598篇
  2000年   75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彭超  黄玉玺 《人民论坛》2022,(8):103-105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农耕文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取得了农业发展、农村变革和农民解放的伟大成就,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不同历史时期,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共产党在把握农业根本地位、调整国家农民关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繁荣工农城乡关系等方面作出了伟大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99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全面实施宪法的制度体系是由各个分工不同、面向不同,又互相协作、互相衔接的宪法实施制度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全面实施宪法的制度体系建设是在把握制度体系总轮廓的前提下,对各个子实施制度的协同推进。全面实施宪法的制度体系建设以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为根本目标,以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为核心要义。通过立法实施宪法是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式,宪法适用是制度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宪法解释是制度体系建设的源头活水,监督实施是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保障,宪法遵守是制度体系建设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993.
进入新时代,高度成熟与自信成为中国共产党突出的内在品质和鲜明的精神标识。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了新时代十年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成果,表明党对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愈加清醒,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规律性认识实现了新突破,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规律性认识达到了新高度。高度成熟与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完成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将极大地提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奋勇前行的信心和勇气。  相似文献   
994.
党的二十大报告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作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倍加珍惜中国式现代化重大成果,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原则,坚定不移地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与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诸成效。  相似文献   
995.
汤峰  蓝国瑜 《公共行政评论》2023,(2):138-156+199
央地关系是中国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对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举足轻重。既有研究着重分析科层体系的相关因素对央地关系优化的影响,却鲜有研究系统考察信息属性的治理工具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治理工具,大数据为国家治理带来全新机遇,相关治理技术在中国场景下应用,对央地关系有何影响?其内在作用逻辑是何?基于信息政治学,研究认为,信息不对称难题的存在使中国央地关系长期陷入“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困境。而大数据具有获取更多维度、更广泛群体和内容真实信息的优势,理论上能帮助中央政府充分掌握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局面,从而优化中国的央地关系。大数据治理技术优化央地关系主要通过经济、技术和内容这三条路径。具体作用机制为:一是降低信息获取和运用成本,使缓解信息不对称具有可持续性,推动常态型优化;二是提升信息获取时效性,使克服信息不对称具有技术可行性,推动信息型优化;三是提升信息质量和真实性,使缓解信息不对称在内容上具有实质性,从而有助于从决策内容和质量方面实质地优化央地关系。因此,大数据治理技术发挥作用,有利于央地政府间最终实现良性互动和相互协作的新型关系模式,摆脱以往的循环怪圈。不同于既有文献,论文从...  相似文献   
996.
各位委员、同志们:我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福建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十二届三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一省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专门委员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  相似文献   
997.
根据史学家的研究及考古发现,苗族的祖源故土就在中国,即苗族为“神州”之土著。神州,即中国。《史记》曰:“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苗族这个人们共同体,发祥于中国长江、淮河流域,曾北渡黄河挺进中原腹部,并形成名曰“九黎”的部落联盟。“九黎”集团率先开发了“神州”本部。  相似文献   
998.
大数据的时代变革兼具机遇与风险,研究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当前个人信息保护的制度体系提供优化路径.通过不同维度梳理大数据的内涵,分析大数据发展带来的社会变革,基于个人信息的"权益"与"权利"的内在分歧,讨论个人信息的"权利"保护的规范形式.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方式是对个人信息进行赋权保护,在民法中规定个...  相似文献   
999.
公安大数据成为当前公安信息化工作的趋势和重点,其目的在于提升公安机关的战斗力、执法公信力、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公安机关大数据根据其存储、处理数据的属性,建立了不同涉密等级的公安大数据平台,为满足公安业务工作需要,大数据平台之间涉及数据交换,数据如何合规、安全的交换是大数据平台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数据分类分...  相似文献   
1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公安交管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新时代“枫桥警务”,并全面应用于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通过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科技治理,不断夯实交通“大平安”基层基础,使得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形势逐年好转。但是,随着新形势、新业态、新风险的变化,农村道路交通在人、车、路、环境、管理五个方面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十四五”时期,应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警务”的内涵,加快构建完善新形势下农村地区交通安全“党政领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信息引领、协同共治”的综合治理格局,实现“减量控大”,事前预防交通事故,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浙江方案、浙江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