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1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3篇
各国政治   56篇
工人农民   64篇
世界政治   1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565篇
中国共产党   2385篇
中国政治   2958篇
政治理论   859篇
综合类   1222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567篇
  2022年   594篇
  2021年   620篇
  2020年   641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149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672篇
  2013年   634篇
  2012年   519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459篇
  2008年   411篇
  2007年   342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黎新松 《新湘评论》2020,(10):33-33
近年来,古丈县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建强基层组织、打赢脱贫攻坚战及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注重高位统筹,找准切入点,整合各类资源,因地因村施策,走出了一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茶乡富民路。  相似文献   
33.
贫困村全体干部群众形成内生动力,是扶贫开发的根本性目标。高质量脱贫最重要的标志,也是培育和激发内生动力,建立持续有效的发展长效机制。本文以重庆市黔江区太极乡李子村(以下简称“李子村”)的调查为样本,分析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培育和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的相关问题。调查中,我们发现李子村虽然按国家标准顺利实现摘帽越线,但内生动力不足等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一旦遇到大的风浪,一些农户可能再次滑入贫困的陷阱。实际上,脱贫只是当下贫困村发展需要的满足,紧接着还有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和乡村振兴需要的满足,这些都要靠当地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因此,贫困村内生动力的培育和激发,不仅在当下的高质量脱贫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未来的美丽乡村建设也有着深远的价值。  相似文献   
34.
35.
《浙江人大》2021,(2):56-57
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余杭径山镇小古城村考察调研时,作出了"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带领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指示。近年来,径山镇始终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砥砺前行,以实干有为担负历史使命,奋勇争当新时代乡村振兴排头兵和示范地。狠抓生态保护,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牢牢坚守生态红线,加快建设"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美丽公路+美丽河湖+美丽田野"的全域大美格局。  相似文献   
36.
“庚老,我来给您量一下体温!您二老有高血压,抵抗力弱,这段时间一定要宅在家里,哪里都不要去。”2月16日,村医陈祥振一早来到村民廣忠诚家,边量体温,边重复这几句话。39岁的陈祥振是巴东县金果坪乡石柱山村人,其祖父和父亲是当地有名的乡村医生,受父辈影响,他初中毕业后考上建始卫校,卫校毕业后当起了乡村医生,他的妻子郑爱华也是金果坪乡卫生院功能科的医生。  相似文献   
37.
《新长征》2006,(11):59-59
省政协委员张荣生日前通过调查了解到,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政策和资金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本身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债务包袱沉重,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我省乡村债务状况及形成的原因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5年5月底我省乡村累计负债总额高达120亿元。其中:乡镇负债约60亿元,村级负债约60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大约913万元,村级负债81万元,有些乡镇负债总额高达千万元以上。我省乡村负债面广、量大,形成的原因也比较复杂,从有关乡村调查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8.
中国的农民问题,在政治社会化意义上来说,是由于其主体性被遮蔽,社会一体化被非对象化而导致的结果。在新的历史阶段,农民政治社会化必须从农民的需要和利益出发,遵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致力于构筑公民社会的统一平台,发挥农民自我负责的精神来彰显农民的主体性。这不是个方法问题,而是个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39.
所谓“三城”问题,是指我们国家在大力推行城市化的进程中,呈现出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经济“边缘化”、弱质化以及城市居民贫困化趋势这三种不良现象。对于新的“三城”问题,应当象对待“三农”问题一样,给予应有的重视。而要解决“三城”问题,需要多管齐下,关键则是要改变主要依靠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大力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并且以后者为主。而早日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也对解决“三城”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是整个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这对于搞了几十年计划经济的中国人来讲,无疑是一次思想上的巨大转变,对于中国经济来讲,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变革。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的主体意识有了明显的加强,人的主体性和能力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和尊重,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形成了“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对人的创造性的解放。虽说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讲,我们过去同在一种体制下从事经济活动,如今要使人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