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1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5篇
法律   8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14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从2008年开始两岸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沟通和交流日益密切,签订了一系列互利互惠的协议和条款,开启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大好局面。然而在政治上的协商和交流相比显得滞后,这成了困扰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在“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上的刘国深教授提出“球体国家理论”,对两岸建立政治互信和协商做了新的理论阐释,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2.
<正>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军事安全互信机制"是根据海峡两岸的特殊情况所做的特殊安排。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谈话中指出:"为有利于稳定台海局势,减轻军事安全顾虑,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而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近来亦受到新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3.
两岸"信心建立措施"(CBMs)的起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关两岸构建"信心建立措施"需要具备什么条件,看法并不一致。本文从世界各地的经验,说明:一、"把高标准的政治互信作为协商军事互信机制的前提是一种过高的要求";二、只要双方都有"谋求相对安全的需要",并有一定的互信基础,协商"信心建立措施"的前提就已存在;三、建构"两岸信心建立措施"是一件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应当及早策划、及早协商、正式起步。  相似文献   
174.
中国——东盟睦邻互信伙伴关系步入新时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东盟成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经历了对峙、战略合作、全面发展三个阶段.1997年,双方将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确定为发展相互关系的主要目标.自此,中国与东盟不断推动着双边关系向这一目标迈进.2002年11月4~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问柬埔寨并出席多边会议期间,中国与东盟有关国家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大湄公河次区域领导人联合宣言》、《关于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联合宣言》、《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等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和协议.以此为契机,双方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75.
中美战略互信:概念、问题及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美除在经济领域享有基本互信外,双方围绕战略、美国的国际问题和中国的内政问题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互不信任。中美缺乏互信状态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但是,针对每个领域的不同特点,两国若采取适当应对措施,对逐步建立互信应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76.
当今世界,动荡与变革交织,这两大显著特征体现在经济、政治、安全、文化等多个领域。在此大背景下,对国际格局、国际秩序进而对人类生活具有特殊影响的大国关系何去何从至关重要且举世关注。传统大国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抗与冲突的关系,压制与反制是处理彼此关系的基本手段。新世界不应当也无法再沿袭旧逻辑。为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当今世界诸大国应当破旧立新,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这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国关系形态的核心应当是:相互尊重、战略互信、稳定合作、共赢共进。  相似文献   
177.
刘朝晖 《新民周刊》2022,(17):106-109
那么,世界上有没有发生过隐形战机之间的实战呢?“长期以来,美军舰机对华进行大范围、高频度的抵近侦察和挑衅慑压,严重破坏中美两军互信,严重危及双方舰机和人员安全,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178.
不同于近代以来新老大国的关系发展,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安全等各个领域都有条件避免大的冲突.中美目前战略互信不足,并非只是政策层面因素造成,信息的不对称、不客观、不全面等因素造成的认识误区,也是双方增进理解、寻求共识的重要障碍.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关乎中美国运,双方应加强沟通、增进相互理解、减少和消除各种认识误区,从而增强战略互信、减少和化解非理性战略焦虑.  相似文献   
179.
刘洪 《新民周刊》2012,(7):22-22
贸易赤字在明处",互信赤字"在暗处。对于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美国白宫精心安排,拜登副总统更从东海岸陪至西海岸。短短五天行程中,习近平赴白宫、去国会、访五角大楼,会新朋、见老友、演讲一场赶一场,"习式魅力"充分显现。但微笑和握手背后,难以掩盖的则是中美关系一大症结——"互信赤字"太多,尽管两国领导人也正努力加以化...  相似文献   
180.
李丹 《当代世界》2011,(10):23-25
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寒”尚未完全消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的“苦夏”正如火如荼,但加强合作、共谋发展、以改革促稳定已成为国际社会各方共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应爱尔兰政府、阿曼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