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6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1篇
各国政治   59篇
工人农民   138篇
世界政治   2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5篇
法律   1087篇
中国共产党   3932篇
中国政治   4320篇
政治理论   865篇
综合类   148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270篇
  2022年   247篇
  2021年   418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290篇
  2015年   369篇
  2014年   758篇
  2013年   813篇
  2012年   927篇
  2011年   1223篇
  2010年   896篇
  2009年   713篇
  2008年   777篇
  2007年   700篇
  2006年   976篇
  2005年   615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332篇
  2002年   287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5 毫秒
61.
所谓“法理台独”,简言之,就是“台独”势力企图从“法律”上确定“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并否定“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的行为。其主要手法包括“修宪”、“修法”等。这一行为从李登辉主政时就已开始,陈水扁上台后更将之推向一个新阶段。目前,“法理台独”已成为对包括广  相似文献   
6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历史证明,27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就,都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密不可分。改革是中国不断发展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63.
在全党全国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中,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对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于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扎实推进新世纪新阶段的妇女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两个务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两个务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54年前,正是…  相似文献   
64.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题,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关心农民、支持农业、发展农村,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一个战略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要从根本上破解“三农”这一难题,必须在落实“五个坚持”,探求“五个突破”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65.
《工友》2007,(8):48-48
《湖北省城镇用人单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补缴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原合同制工人,从被批准招收为合同制工作至参保前的时间,单位和个人按历年规定费率补缴。对于招收为合同制工人前在本单位从事过临时工的,在补缴资金到位后,当地实行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后从事临时工的时间,按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并视同缴费年限;  相似文献   
66.
《创造》2006,(9):26-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生产和消费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  相似文献   
67.
《群众》2006,(8):12-13
华西村是全国著名的先进典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面旗帜。多年来,中共江阴市委高度重视华西村的示范导向作用,连年开展主题突出、形式丰富的“学华西”活动,使之成为推进江阴“三个文明”建设的法宝。在全省、全国都在“学华西”的新热潮中,我们要加快江阴社会主义新农  相似文献   
68.
在预防和调处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的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工作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在工作中我们立足"三个创新",实现"三个转变",有效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9.
周颖 《前进》2005,(9):49-50
一、我国小康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物质、文化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公民理性程度大大提高,现在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时期。(1)市场经济的“自治”性质,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和规约机制。相对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有三个显著特点,即明晰的产权制度的界定、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权和决定权、法治经济。仅仅由于这三点,就足以培育一个“自治”的公民社会。国家界定个人产权,就是明确了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的最后基地。在此基础上,市…  相似文献   
70.
为全面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提高全区公民整体素质.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东城区从2005年初开始.组织开展了“2005·感动东城”首届十大公德人物评选活动。北新桥街道九道湾社区主任“小巷总理”曹建军、东城区宽街西行站文明乘车监督员胡雅丽、离休干部、义务指路大王谢亮等10人获此殊荣,受到隆重表彰。评选活动呈现出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