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83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79篇
各国政治   160篇
工人农民   291篇
世界政治   49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2篇
法律   3183篇
中国共产党   5268篇
中国政治   7220篇
政治理论   1555篇
综合类   3076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496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172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68篇
  2016年   355篇
  2015年   573篇
  2014年   1657篇
  2013年   1702篇
  2012年   1980篇
  2011年   2198篇
  2010年   1700篇
  2009年   1567篇
  2008年   1697篇
  2007年   1167篇
  2006年   1547篇
  2005年   1020篇
  2004年   582篇
  2003年   489篇
  2002年   563篇
  2001年   495篇
  2000年   365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网格化管理是无缝隙政府的流程再造,通过组织空间的社区化集聚、组织资源的多元化整合和组织信息的技术化连接,达成治理重心的下沉和治理资源的整合,实现对网格内人、物、事、情的全天候、实时化、动态化、智能化管理和服务,试图形成一个全方位、多维度、高韧性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为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和组织支撑。  相似文献   
952.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开始从"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迈向"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治理新时代。本文围绕充分性和均衡性重新审视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新问题,并围绕"政府调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主线,从理论上探讨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治理框架及需要突破的难点。研究指出:(1)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治理,指向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大化的目标嬗变是前提,追求获得感提升带来行政效能的制度保障是关键,理清"投入-产出-感知"链条并形成内外联动的3E绩效体系是重点;(2)技术上需要突破两点:一是以"基本"范畴和"均等"程度为起点,分别构建满足充分性和均衡性的绩效指标体系,二是获得反映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基本公共服务大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953.
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的内容建构和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新常态下,预算绩效管理已不再仅是对支出效率评估的工具,而是成为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保障机制。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作为构建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目标导向为原则,一方面旨在弥补传统预算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旨在构建起包括一般公共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其它政府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和解决政府与社会企业的"五种合作模式"存在的部分问题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为推动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的践行,应积极推进全覆盖与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紧密配合、与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有机联动的路径机制。同时,弥补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相关的法律不足、建立健全全覆盖预算绩效考评监督体系等相关配套措施的顶层设计,从而推进"绩效管理平面化"向"绩效管理立体化"转变、实现财政支出效率和预算绩效管理的战略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954.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和人民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土壤艰辛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我们党在实践中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体系中完整系统的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新时代,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要深入把握习近平民主政治建设思想的精髓要义,锚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相似文献   
955.
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深嵌于国家建设、国家治理及国家发展的整体过程中,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程。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全面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内在逻辑,深刻总结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建设的基本经验,有助于促进各民族深化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创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56.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定》强调:"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送给广大农民的一颗定心丸。  相似文献   
957.
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一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所谓“天人合一”;人与人关系的和谐,所谓“人际和睦”;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所谓“身心和乐”。其中,“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在生态环境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  相似文献   
95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情况,请予审议。一、组织开展中期评估工作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59.
准确把握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吹响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进军号,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总体部署。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着眼于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给党的建设提出新的要求。要实现十七大提出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960.
梅胜 《长白学刊》2009,(5):88-90
刑事和解的价值取向以恢复正义为核心,包括公正价值和效率价值,两者的兼顾与平衡构成了刑事和解制度化的价值基础。刑事和解理论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存在着价值冲突,平衡两者的冲突,有利于刑法价值的实现,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