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1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唐宋几次大的变法都发生在社会危机之时,以批判现实和革除积弊为己任,积极推动政治法律的改革,其目的无非是要恢复君仁、臣忠、民安、天下一统的社会状态。这种高扬变革的精神,力倡革新的思想,最终是对以人本主义、君主主义等为目标的儒家法制思想的复归,实质是对儒家正统思想的权变而已。  相似文献   
92.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实施以来,对城镇化建设起到_『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物权法》实施后,各地不时出现的“暴力拆迁”和“钉子户”现象,使得拆迁问题一次次成为舆论的焦点,也使《拆迁条例))几近沦为“恶法”的代名词。因此,2011年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征收条例》)的出台将征收限定在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并彻底抛弃“拆迁”这一非法律语词。但寄希望于名称的改变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征收所带来的问题,显然不切实际。从实践反映的情况来看,房屋所有权人与其说是关注征收(拆迁)是否是基于公共利益这一上游问题,不如说更多关注的是能否对被拆除的房屋进行“足额”补偿这一下游问题。因此,房屋征收中如何保护房屋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因为征收而降低被征收人的实际收益,就显得十分必要。以下以一起行政案件为例,通过《拆迁条例》与《征收条例》中的“变”与“不变”,来分析被拆迁人房屋被拆迁(征收)时的权利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3.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何创新地方立法工作? 一、认识发展趋势,把握地方立法工作的“变”与“不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地方立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总结经验,分析趋势,我们认为在完善法律体系过程中,地方立法工作需要把握“五个不变”,推进“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94.
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菲莉 《学习月刊》2011,(24):128-129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宏观环境的变化,社会结构的整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调整和改革也在不断反思中进行。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应用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把握这个过程中“变”与“不变”的因素.成为了进一步改进案例教学实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5.
曹素华  胡锐 《政策》2002,(9):59-60
“没有共产党,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我的今天。民族大团结,是振兴中华的法宝!”翦天聪教授回顾八十多年的风雨人生,由衷地感叹着。  相似文献   
96.
"有些东西不能变"、"要发展就要变"是邓小平理论两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其不变是变的前提,变最终是为了不变.正是基于邓小平对变与不变的辨证思考和把握,中国当前三大主题改革、发展、稳定才得以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97.
黄跃红  王明德 《求索》2005,(8):188-190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康有为梁启超该何去何从,他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根据国内急遽变化的形势,康、梁立即制定出“和袁,尉革,逼满服汉”的行动方针。这个顺应形势发展的策略转变,符合康、梁一派的实际。然而,在袁氏帝制自为张勋复辟问题上,学生总是比先生变得快,甚至站到了乃师对立面,一个成为“再造共和”之人,一个成为“拉车屁股向后”的好手。本文试图通过对康梁师弟迥然不同的性格分析,来诠释辛亥革命后两人境界有别的政治景遇。  相似文献   
98.
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中国共产党在关键历史节点接续回应了“建设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执政党”等重大课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辩证智慧。与“两个务必”相比,“三个务必”是在新的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下提出的,并与时俱进增添了新的内容,同时二者又具有相同的价值旨归、功能导向和理论基础。科学把握“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要正确认知“变”与“不变”的关系,坚持在“变”之要求中把握“不变”之根基,并以“不变”之根基应对“变”之考验。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各地高考中频繁出现供给与需求关系类选择题,此类题目将教材经济生活知识与经济学图表结合,具有一定的难度,既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笔者根据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考查"供给与需求曲线图"的高考题,总结出两种快速解答此类选择题的方法。方法一:描点法所谓描点法就是指根据题意在题目曲线图中取两个点从而研究这两个点在横轴和竖轴分别对  相似文献   
100.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核心,是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实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举措。本文重点对成都推进"长久不变"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