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39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69篇
各国政治   41篇
工人农民   120篇
世界政治   2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66篇
法律   3379篇
中国共产党   2560篇
中国政治   3270篇
政治理论   1321篇
综合类   236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201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16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140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460篇
  2014年   1084篇
  2013年   898篇
  2012年   931篇
  2011年   1062篇
  2010年   977篇
  2009年   977篇
  2008年   1192篇
  2007年   783篇
  2006年   624篇
  2005年   610篇
  2004年   546篇
  2003年   491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351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价值创造的主体与客体,是价值创造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理解价值与价值观这一基本关系的基础,其中,主体又是全部价值问题的关键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2.
人的活动受制于客观规律。但实践主体的能动选择和创造性活动,日益确证着客观世界的合目的性与属人的性质。尤其在社会领域,主体的价值目标及效应并不囿于历史的决定性或必然性。相反,主体能够不断突破或超越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摆脱行动的盲目性,敢于和善于在历史的转折点上把握自身的方向,选择自由的空间,从而实现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93.
商品化权小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商品化现象日益突出,商品化权就是将能够创造大众消费需求的人物或动物角色、形象、著名作品的名称或片段、广为人知的标志或它们的结合等进行商业性使用的权利。本文借鉴了民法中民事权利的基本原理,对商品化、商品化权以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商品化权的保护提出了建议,指出了来源于不同领域的商品化权适用不同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994.
【编者按】在人类正进入到充满希望与挑战的21世纪,世界及中国各界的有识之士不约而同地达成了一个共识:人类历史前进的主要原动力来自于科技进步,而不断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永恒主题。为此,江泽民同志作出了一个英明论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政法论丛》适应这一时代的需要,在新世纪的开端以“创新”栏目作为“焦点论坛”的主题词,欢迎广大读者就这一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和争鸣。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  相似文献   
995.
《公安研究》2009,(6):90-91
海曙光在《理论前沿》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存在供给主体失衡、供给总量不足、局部供给不均衡、供给效率低等四个问题。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境要在分权的经济运行体制和集权的政治体制的矛盾中寻求到一个良好的结合点,把政府的作用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96.
“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这一闪烁着历史唯物主义光辉的科学论断,不仅是对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宝贵经验科学总结和精辟概括,而且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党执政规律上深刻揭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本质、要义和实践的立足点,为执政条件下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97.
王辉 《理论探讨》2008,(2):109-113
以党员为本是党内和谐建设的核心,其主要理由和依据是:以党员为本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党内和谐建设中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是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是以人为本思想与党性原则高度融合而实现党内和谐的价值保证和理念依托,是以党内民主推进党内和谐进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是解决党员权利虚置,组织、领导本位与党员本位、党员主体冲突,顺利推进党内和谐建设的根本保证和必然要求.以党员为本推进党内和谐建设,必须实现党员权利本位化、党内生活民主化、党员学习教育科学化、组织关怀人性化.  相似文献   
998.
兰丽影  郭为桂 《学理论》2010,(1):125-126
党员主体地位问题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主要阐述党员平等的主体地位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本质要求;党员主体问题是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首要问题;党员主体地位的实现程度是衡量党内民主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999.
当前,经济全球化突飞猛进,文化全球化方兴未艾。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全球化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全球化引发的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的价值观肯定会有很多变化,且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也会发生转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种转变,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走向科学发展的道路,防止价值缺失和价值混乱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00.
《公安研究》2010,(1):78-78
汪怀君在《长白学刊》2009年第4期撰文认为,生活世界是人通过实践活动与创造活动所生成的主体间世界。它作为一种文化传统与背景资源为交往行为提供价值与意义的根据来源,因此,文化价值性是其首要的特征。生活世界因交互主体的建构呈现出交互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