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270篇
世界政治   15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122篇
中国共产党   461篇
中国政治   339篇
政治理论   100篇
综合类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79篇
  2009年   149篇
  2008年   144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袁应 《当代党员》2012,(4):21-21
2011年春天,永川区凤凰湖工业园区。致伸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厂房门前,几个员工正将一条广告横幅挂上墙。横幅上印着“诚聘技术工人”的大字。暖阳下,红底黄字的横幅分外显眼。只可惜,广告显眼,却应者寥寥。“还是不行……”望着公司的招聘记录本,致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士贤感觉压力巨大。  相似文献   
42.
在悉心梳理自己成长经历的过程中发现,我的生命之旅中注定会有那一段打工经历。如果没有当代课教师的机遇出现,或许我的那段打工岁月会更长。我不敢想象,漂泊的打工苦旅顺延至今的话,我会变成怎样?高考落榜之后,我在繁重的农活里打拼和煎熬了一个多月,面对即将进入的一段相对松闲的时光,我却慌了。那个时候,和我一样家在农村没  相似文献   
43.
本文评介了《2011年家庭工人公约》的基本精神和立法协商机制,对中国相关法律进行了性别审计。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并论证了一些立法建议,包括遵循人权普遍性和非歧视原则,打破劳动法不调整私人雇佣的思维定势,通过三方协商机制和社会对话确立家政工劳动保障标准。  相似文献   
44.
方娟 《公民导刊》2012,(11):92-93
在长安汽车科技体验馆入口最显眼的地方,静静地停放着一辆军绿色老式吉普车。岁月的沧桑难掩其光辉的历史,它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由长安人自己生产的中国第一辆吉普车——"长江牌"吉普车。曾有一位外国友人到长安汽车参观,见车兴叹,准备出资50万美金购买,但公司婉言谢绝。正是这辆车,揭开了长安与汽车的不解之缘,开启了一段艰难而辉煌的产业传奇。长安驶出的"中国第一"1957年,重庆军工厂要求试制国内第一辆军用吉普车。当时,这种产品国内从来没有生产过,工厂也没有这方面的技术经验,但长安人明白什么叫"军令如山"。  相似文献   
45.
最近在一所美院雕塑系发现,几个雕塑辅助工被辞退了。不是他们不需要这些工人,长期以来,每个学院的雕塑系差不多都会养一些和泥、翻制模型、扎架子的工人,他们是师生教学和创作的好帮手。然而,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要保障这些工人的权益,就要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耍交社保、医保等等。本来系里是没有这笔经费开支的,如果让这些工人成为系里正式的合同制工人,既无编制,也是一个不小的经济压力,  相似文献   
46.
崔鑫  王学钊 《时事报告》2012,(10):44-45
李敦美,山东能源临矿集团玻纤复合材料公司退捻车间捻线工人。她是个聋哑人,但她用善良的心和灵巧的双手奏响了无声世界的“强音”。从生活的不幸到工作的强者,演绎了一曲身残志坚的感人乐章。最近,她被评为“山东好人——每周之星”。1974年,李敦美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9个月大时,一次高烧让她告别有声世界。李敦美的邻居说,她从小就好强倔强,既懂事又勤快,从不愿拖累父母家人。十几岁时,她就当过保姆、烙煎饼、织毛衣,贴补家用。李敦美比划着说,她想用双手来证明,正常人能干的,她一样能干,而且能干得更好。1996年12月,李敦美被山东能源临矿集团玻纤复合材料公司退捻车间招用,由于沟通上的困难,一个简单的动作,别人看一遍就会,她至少需要练三遍,别人下班了,她还得加班加点练,腿站肿了,手磨破了,眼睛也看花了,工友们劝她回家休息,她仍守在车床边反复琢磨练习,终于练就了一双连师傅都夸赞的巧手。“工作17年来,李敦美每天都是到班组最早的一个人!”工友说。每天上班,李敦美都提前半小时到车间,把作业现场整理干净,做好预备工作。工作空隙,当自己的机车正常运转或不换纱时,她就帮同事操作。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她总要把机车擦得干干净净再交给下一班同事。  相似文献   
47.
民工班车     
艾冰 《廉政瞭望》2012,(20):5-5
9月12日到珠海横琴新区采访,打算返回时已是晚上7点。在澳门大学新校区工地不远处,我上了由横琴开往市区的公交车。看打扮,与我一同上车的多半是民工。“感谢你,小伙子。”一个来自广西的女工人对我说。做工之余,她在工地卖绿豆汤,两元钱一碗。刚才等车时,我买了一碗.引来众多工人光顾,让她提前打烊。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她要去给在另一个工地打工的老公过生日,他几个月前得了结核病,病势沉重。  相似文献   
48.
我是首钢的一名炼钢工人,我家有8口人在首钢工作,是个名副其实的"钢铁之家"。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高炉和我们家的故事。首钢1919年就建厂了,是我国钢铁工业的发祥地之一;1939年的时候,首钢还叫石钢,别看叫钢厂,但只能炼铁不能炼钢。那时候,工人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出入厂门得  相似文献   
49.
2009年12月16日,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揭晓。几名来自中国深圳市的女工作为“中国工人”的代表群体,登上了美国《时代》年度人物亚军的位置。此时,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刚刚开始平息。在引发这场风暴并处在这场风暴中心的美国媒体人眼里,“中国工人”是经济恢复活力的“复苏功臣”。《时代》周刊年度人物的评选,是这家刊物自1927年开始每个年度都要进行的活动。这样的评选在2009年前的82年时间段内,榜上有名的中国人是诸如两度  相似文献   
50.
书荐     
《当代贵州》2014,(30):58-58
摘录:1949年3月毛泽东向全党提出:“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尽可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绩,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