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61篇
中国共产党   165篇
中国政治   216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2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吴海军 《湘潮》2013,(1):58
本文将从政治、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对历史学家陈寅恪所提出的"关中本位政策"学说进行了初浅的解读。  相似文献   
132.
张翔 《实践》2013,(8):35-36
自治区党委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中,"构建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既是从国家生态安全战略高度考虑,又是从内蒙古生态现状出发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生态文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了良好的生态  相似文献   
133.
正后人倘若知道元稹人品,了解全部底细,把他的《遣悲怀》与那首"曾经沧海难为水"对读,一方面不得不折服他无愧是善于刻画有情男女生离死别的高手,一方面却不由地会在心田深处升腾起一种真情被嘲弄、被玷污的感觉。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这是唐代诗人元稹悼念亡妻的《遣悲怀》一组诗,选编《唐诗三百首》的孙洙甚至以为:"古今悼亡诗充栋,终无出此三首范围者"。  相似文献   
134.
<正>一件件晶莹润泽的美玉,伴随着中华民族走过了7000多年的历程。在这悠久的岁月中,无论是杨贵妃含玉消暑,还是今人高价购买收藏玉器,国人对玉的崇敬和热爱始终未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这一说,更体现了人们以玉德作为自己处世的行动标准和指南。可以说玉的物质属性已经融入了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基因。玉器从最早的祭祀器物到具有实用价值的物件,再到人们平日佩戴的配饰,这一步步的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四川作为历朝历代的重镇之地,从这里出土的玉器能看出,古蜀国的文明进程特色鲜明。这些色泽温润、  相似文献   
135.
2010年开篇之章,本刊以《以命相搏》为题,报道了成都女子唐福珍以自杀作为武器,对抗强制拆迁制度的悲壮之举,在社会上引发强烈反响。一年的时光转眼即逝,唐福珍的死非但没有挡住中国城市化滚滚的车轮,相反,随着推土机翻越城市开进农村,推倒农民鞍以御寒的房屋,一幕幕充满惊悸与悲情气息的拆迁与反拆迁的大戏正在接连上演。  相似文献   
136.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但历史上有一些人,不当官了,却还依旧为民请命,为国效忠。还有一些人,告老还乡后的余热、余威简直要把乡里乡亲烤焦  相似文献   
137.
王宏翼 《人民论坛》2011,(7):116-117
南诏的行政制度,在总体上效仿唐朝法制建立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的同时,倡导君权神授,崇尚军功,实行军政合一的行政制度以及羁縻制。总体特征上较为凌乱、杂糅,处于较低水平。但是,正是这样的行政制度,恰好符合了南诏所处的时代特征和实际情况,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138.
《新唐书·刑法志》中载有这样一起经典案例:贞观六年(公元633年),唐太宗李世民将390名判了死刑的囚犯放回家,并约定他们第二年秋季自行到京城引颈就戮。及期,囚皆谐朝堂,无后者,太宗嘉其诚信,悉原之。千百年来,人们对这则史料圈点评说,颂扬太  相似文献   
139.
傅宏波  徐慧 《今日浙江》2011,(15):46-47
马天民是电影《今天我休息》中的一名派出所民警,他亲民、爱民、为民的形象,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深入人心。在嘉善,也有一个“马天民”似的好民警。  相似文献   
140.
严铭 《前沿》2011,(16)
禅宗对中国诗歌的影响,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不久后就开始了。援禅入诗,使诗禅浑融,大大提高了诗的品格。本文旨在论述唐代文人取法佛禅为诗的心性理论,探讨他们通过与寺院、禅僧的种种因缘关系,实现其诗思禅心的共融表达;也从一个侧面窥见唐代文人在科举仕途之外的活动空间和生命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