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5篇
中国共产党   434篇
中国政治   603篇
政治理论   177篇
综合类   1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0 毫秒
51.
梁旺兵 《传承》2012,(15):72-72
和谐旅游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做到坚持以游客满意为中心,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才能促进人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和谐旅游。  相似文献   
52.
绿色家园     
叶慧 《今日浙江》2012,(21):22-23
山川、田野、森林、海洋……乡村、家园、蓝天、碧水……行走在浙江大地,蓝天作幕、绿野为席的“生态画卷”,总让来自省外的媒体记者惊问:浙江是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3.
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包括明天人之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与天的关系等合理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成果全民共享。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54.
张云飞 《理论学刊》2012,(4):85-89,128
统筹兼顾,是事物所具有的整体和部分、均衡(平衡)和非均衡(非平衡)的辩证法在发展观上的具体运用和在方法论上的创造性发展,也是我国生态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提升.它不仅具有明确的生态指向,而且具有直接的生态价值.在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将统筹兼顾确立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维,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5.
陈蒙蒙 《群众》2012,(9):27-28
建设和谐社会,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以来,我省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刊特刊发一组笔谈,介绍一些部门和地方构建和谐社会的成功实践和经验体会,...  相似文献   
56.
正建筑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社会物质与精神现象,"集中地表现了建立在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的全部人类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从各种形式的劳动生产、生活、社会结构、思想文化到变革社会的现实的政治活动,无一不包容在内"。主要分布在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镇宁、关岭、紫云以及贵阳、六盘水周边地区的布依族民居建筑,既是当地民族文化的活态载体,也是构成整个村寨聚落的基本单元要素,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布依族的历史起源、地方特征、生产方式、生活状态、图腾崇拜、礼仪习俗、居住模式、伦理制度、家庭结构等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57.
本刊记者 《友声》2015,(1):32+46
<正>"氤氲缭绕的烟雨湖边,羽色粉红的朱鹮款步而至,时而展翅掠过血色夕阳,时而以赤色脚掌轻打涟漪,恬静唯美、优雅高贵……"这令人心醉的诗意画面展现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舞台上。《朱鹮》这部以濒危保护动物朱鹮为题材、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理念的舞剧,是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歌舞团共同策划并创作的,并于20...  相似文献   
58.
习近平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地球等生态价值主张。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当中,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本价值主张,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美丽地球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表现。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习近平自觉地将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作为有重要国际影响力和负责任大国的领导人,习近平将建设美丽地球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就三者的关系而言,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设美丽中国和建设美丽地球的哲学基础,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具体体现,建设美丽地球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扩展版”。  相似文献   
59.
“城镇建设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样诗意的文字,出自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文件。它描述的是城乡建设的美好愿景,推动着美丽乡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60.
"天人合一"思想可谓是中国哲学思想研究的核心,它不仅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哲学命题,也是中华文化赖以生存和积淀的土壤。同样,图腾世界也是一个引发无尽思考的领域,图腾研究可算是人类学研究中解读他者文化、阐述与他者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就将这两种在人类思想中彼此独立但都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体系结合起来,试图找到其不同表征下的共通之处,并结合现实谈谈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