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95篇
中国共产党   434篇
中国政治   604篇
政治理论   177篇
综合类   19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9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红线”.从九个方面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昭示着我国正处在一个和谐提升、历史跨越的极为重要时期。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而全会为我们精心设计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宛如一幅壮丽的画卷,印刻在13亿中国各族人民心中。  相似文献   
992.
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娣 《求实》2006,2(7):60-61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中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核心思想,也是党中央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理念科学内涵的实质。由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以妥善协调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基本途径,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3.
构建和谐海淀“十大创建工程”是我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中央和北京市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策,实现“新海淀、新跨越”战略构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994.
“我们这里已经小康了,但我认为丰衣足食还不够!”这是一个农民说的话。 “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造几栋漂亮的别墅。而是要让大家生活在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里!”这是一个村党委书记说的话。 对于那些早已经摆脱贫困、过上富足生活的农民来说。对于那些早已经“田成方,楼成行,绿树成荫瓜果香”的村庄来说,什么是他们的“最想”?他们心目当中的新农村是个什么样子? 让我们到滕头村看看吧……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让人与自然和谐、土地和欢乐碰撞!这.就是他们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995.
著名哲学史家、哲学家、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张世英教授应学院的邀请,于今年4月3日至12日来福州讲学。在为期10天的讲学中,张世英教授共进行了六场学术报告,内容包括《西方后现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从黑格尔到海德格尔》、《哲学与人生》、《从科学到审美》、《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人与人》、《儒家的差等之爱与基督教的平等之爱》。本刊编辑部根据张世英教授的讲座录音,整理成文字稿件,马列部指派专业教师,对文字稿件进行缩写。现将六篇稿件集中刊发,以作为读者们学习与交流之用。  相似文献   
99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们“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我们看出,党和国家已经“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进了党的纲领性文件。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对此,作者谈点粗浅的认识。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依据。1.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做出的科学判断。人口、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条…  相似文献   
997.
在改革不断走向深化的今天,和谐社会构建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谐社会所期望实现的是一种高度协调的关系,无论是人与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当然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都是如此。应当说,作为一个特别注重人际关系、因而被称为“人情社会”的、具有集体主义文化特征的国家,在中国,和谐的社会状况历来为人们所向往。而社会组织作为社会的细胞,其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从这个角度而言,和谐型社会的基础是和谐型组织,或者说,只有当社会是由大量的和谐型组织所构成时,这个社会才是和谐的。而对于正在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的中…  相似文献   
998.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作为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之后,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又重申并完善了这一思想。和谐社会的建设既包含对人与人的关系的正确调处,也包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适当调适。国  相似文献   
999.
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看政府行为的法律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和谐统一,内在地要求政府行为具有目标的整体性、依据的合法性、方式的主动性等特点。但我国地方政府中存在的行为短期性、责任分散、滥用权力、行为滞后等问题,对和谐社会的形成造成了冲击。因而,需要通过立法调控、公众参与、内部协调和司法监督等法律机制重塑地方政府行为熏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何卫东 《中国工运》2007,(10):48-48
目前,上至中央下到企业,都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就企业而言,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创造社会财富,提供就业岗位。可以说,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