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16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71篇
工人农民   87篇
世界政治   20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2篇
法律   753篇
中国共产党   3530篇
中国政治   5033篇
政治理论   803篇
综合类   122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1730篇
  2013年   1643篇
  2012年   950篇
  2011年   1011篇
  2010年   894篇
  2009年   709篇
  2008年   704篇
  2007年   571篇
  2006年   559篇
  2005年   439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383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186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有着总人口136.2万,其中农业人口122.9万人的宣威市,是云南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市。近年来,宣威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突破“农业大市”的传统思维模式,内联外引,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促进了市域经济的较快发展。2002年以来,市域生产总值依次为34.33亿元、37.93亿元、47.02亿元、66.34亿元。增速分别为8.3%、10.3%、  相似文献   
82.
信息广场     
《半月谈》2003,(24):64-65
  相似文献   
83.
中国封建社会的周期波动与人口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别现象是社会周期性波动。这种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人口增长过快,超过耕地资源和粮食产出的承受能力,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之间失衡使社会陷入动荡之中。而社会每一次大的波动,又造成人口锐减,使人口与粮食生产之间的比例暂时趋于协调,人口压力趋缓,社会秩序趋稳,于是社会波动就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84.
警惕沙尘暴     
风来 《中国减灾》2005,(4):51-52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5.
人口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奠基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是和谐社会最基础、最根本、影响最深远的奠基工程。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主要受人口的数量、素质、结构、迁移、安全等五大因素制约,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建立有利于人口和谐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人口和谐的法律法规、加大教育力度等措施积极消除人口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86.
发展人口化事业的目的是在更高层次上从人们的道德观念、心理卫生、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明程度上解决人口问题。这一历史任务极其艰巨,必须注意把握人口化的本质特征、培育人口化优质品格。人口化学是对具有时代特征的人口化现象、特征及其发展的研究,其内容包括基本范畴界定、研究角度选择、研究思路和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87.
何雁 《今日海南》2006,(1):15-15
“2006年起,儋州市的发展将发生质的飞跃。进入年均两位数增长的快车道。”儋州市委书记赵中社对“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指出,2006年儋州将继续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工业化、城镇化为突破口,带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思路,狠抓落实,力求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88.
于彩霞 《前沿》2005,(8):175-179
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人民过上更加宽裕日子的20年。但未来小康社会实现的关键和难点不在于沿海发达地区,而在于中西部地区;不在于大中城市,而在于农村。也就是说,实现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9.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辽宁省65岁以上人口达332万人,占总人口的7.83%,可以说辽宁省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按国际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为老龄化的开始)。而辽宁省农业人口接近2500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65%,60岁以上的农民占全省农业人口的10%左右。可以说。农村老龄化也十分严重,农民的养老问题就更加突显出来了。在推动农村城镇化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经济发展以外,也要妥善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否则将影响和制约城镇化的进程。目前,在辽宁省农村,养老的基本方式还是家庭养老,但随着城镇化的开展。农民也越来越意识到现有养老方式的不可靠。  相似文献   
90.
人口问题实质上就是发展问题。人口问题牵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大局,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实行计划生育,合理控制人口增长,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反映了人口必须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