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4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5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383篇
中国共产党   411篇
中国政治   550篇
政治理论   250篇
综合类   41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积极心理学是运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启示我们要关注青春期教育的全面性;关注青春期个体的积极力量;关注青春期积极情绪与人格的培养;关注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树立辨证观,发挥青春期青少年的积极力量;注重青少年幸福感的培养;开展积极取向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并注重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2.
诱思探究教学法旨在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从而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构建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的教学模式,融情境性学习、体验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与目标性学习为一体的课堂结构,最终达到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犯罪心理学的课堂教学中,技术性的教学内容适合使用诱思探究法,培养学生运用犯罪心理学知识能力和思维习惯解决侦查中的各种问题,突出该学科的理论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3.
法学界关于目击者证言存在两种观点:一是目击者能够提供可靠的证据;二是目击者的证言不可靠,其准确受到认知心理学中的许多因素的影响。对目击者证言的认知研究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4.
在所谓"洪洞效应"之下,我们感叹的并不是"无好人",而是"无人".仍然是张鸣教授那发人深省的追问:"这个世界上的人,哪儿去了?"在心理学领域,尽人皆知"斯德哥尔摩效应",被绑架者同情绑匪,甚至身心相许;而集体感染"退化综合征"(E·弗洛姆语)的"洪洞效应"原不限于害人者与被害者朝夕共处的极端情境,在这里没有同情只有冷漠,也谈不上身心相许,但彼此都是沉默的看客.……  相似文献   
165.
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就要以人为本,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新的德育理念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观,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树立注重个性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166.
衡洁 《廉政瞭望》2008,(11):22-24
灾后,老百姓的心理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灾区干部的责任之一就是稳定群众情绪,可基层干部们自己的心理问题却落入了人们关注的盲区。  相似文献   
167.
"以人为本"是相对于"以神为本"、"以物为本"而言的。而"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又是两个既存在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概念。实行"以人为本"的员工管理模式,核心在于以人的需要,即员工的需要为本。  相似文献   
168.
现代心理学把人的自我分为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两个层面,先秦儒家持一种外在自我观."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集中反映了先秦儒家关于内外自我相互交通和自我整体建构的主张.儒家学者认为自我人格整体的建构,须经历从以"诗"所表征的生命意义,走向以"礼"所表征的行为规范,最终达到以"乐"所表征的本真存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9.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心理期待:我要是能看穿别人的想法就好了。今天,我推荐一本帮助大家快速、轻松地确定对方想法的书:《你可以看透任何人》。本书作者是擅长人类行为学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博士李伯曼,他总结出一些简单易行的技术,使我们可以根据一个人面部的细微表情和某些刻意的或无意识的行为等来判断他的想法和感受。  相似文献   
170.
星竹 《中国减灾》2010,(6):52-52
慈善街上有个顺子。 顺子是个智障,但因生在慈善街,而得到大家的照顾。从那么丁点儿大,一直长到二十几岁,不仅爹妈操心,一街人也为他操心,怕他被人欺负,也怕他欺负别人,怕他过马路时不小心出了车祸,更怕他不知深浅棹进沟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